第494章 老娘买车了(2 / 2)
“那我回市里就给你转六万。”郑佳颖当即就说,当初说好帮出一半的。
“不用,老娘有钱。”杨秀娟才不想用一个学生的钱。
看女儿身上穿的,哪个不贵,自己赚的那点钱估计只够她吃喝玩乐。
她想什么郑佳颖能不知道?她只说:“我投资的电视剧赚了几百万。”
果然,杨秀娟就说:“那你可以多打点。”
郑佳颖答应了:“好,那就十万。”
又看向郑文友和郑世江:“叔,哥,你们要买车吗?我也给你们出一半。”
郑文友说:“我用不上。”虽然考了驾驶证,但是他暂时不打算买车,毕竟他每天就是去店里卖东西,走路十几分钟就到了,根本用不上开车。
回老家也有杨秀娟的车。
郑世江说:“我不用你的钱,我再努力几个月,年底就能自己买了。”
以前他觉得有摩托车就行了,但是现在谈了女朋友,他还是想有一辆小轿车。
“行。”郑佳颖也没强行说要给,男孩子能独立自主是好事,她没必要破坏他的骨气。
她要是什么都给他配置好了,他就没有奋斗目标了,可能又要去赌了。
不过她又说:“你们几个店的分红给我到新历年底就行了,明年开始你们赚到的钱就全部归你们自己了。”
大不了她每年捐出去十万左右,就当当初拿那几个秘方回馈社会了。
想到这个她突然想起自己的母校。
她一二年级读的百维小学后来倒闭了,三到六年级读的村小学后来也倒闭了,村里小孩读书必须要跑到镇上去读书。
对于家里有车接送的还行,那些父母在外打工,只有爷爷奶奶在家的就比较麻烦了,因为爷爷奶奶不会开车,他们要么找人送去,要么自己走路去。
当然也有很多跑去隔壁的加镇读书,或者去凌县。
初一初二读的新镇初中后来也倒闭了,新镇的初中生要么去乐县初中,要么去别的镇读,还有的也去加镇或者凌县读。
后果就是乐县教育水平越来越差,两个县明明挨在一起,教育水平却天差地别。
而且,去上学都好远,有时候还会被人家本地人排斥,哪有在自己镇上读书香?
她想着,既然要捐还不如回馈乡里,百维小学现在已经倒闭了就算了,但是林立小学和新镇初中还在。
给林立小学送一些图书建一个图书馆,送一些体育器材、音乐器材和美术器材。
这样一来还得建一栋楼放这些东西。
这些都不是很难,花钱就能解决问题,估计她还剩下的那两百万就能解决了,有可能都用不完。
难的是请好老师去村里教学,如果老师的教学水平跟不上,那有条件的学生还是会往外流。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学水平和管理才是根本,才能留得住学生。
她小学六年的老师不少,唯一让她记忆力深刻的是五年级的那个语文老师,他是真的全心全意想要搞好教学,亲自出钱出力给大家买题来印刷,补课。
而且他的教学水平也很好,普通话水平不错,不像他们村小学现在有的老师,那普通话说的大家都听不懂,认字都不一定认得过学生,批改作业也让学生去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