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星河(1 / 2)
2022年11月8日,方方与罗想相遇的第三天。
京城西山区,一栋豪华别墅酒店房间内,埃伦·弗罗尔左手拿着勺子,轻轻的搅拌着面前的咖啡,右手拿着手机,面容疲惫。
“彼得,千度这边已经谈好了,可我还是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做中文版的GPT?”
弗罗尔声音低沉,语气略显不满,这几日,从美国赶到华国,又陆续参加了千度这边几次谈判,行程拉满。
“埃伦,你知道语言鸿沟吗?”电话那头,正是chatgpt创始人彼得·蒂姆。
“当然知道,但做中文训练模型的GPT对我们并没实际的帮助,我承认华国市场巨大,但那不是我们该考虑的问题,现在加紧开发Chatgpt4才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弗罗尔对彼得·蒂姆的安排非常不满,作为OpenAI的CTO,他认为自己现在就应该在研究中心,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新版本的开发中去,这是人类最接近神明的一次。而且弗罗尔隐隐的有感觉,训练数据再增加几个量级,Chatgpt便能产生自主意识,那不是神明又是什么?造神的荣幸啊,光想想都令他全身血液沸腾。
“总之你先别管,我们的速度太快,已经有让我们暂停训练的呼声了,你这边加紧落实与千度的合作,技术全面开放,一定要尽快做出中文版的GPT,这是你必须做到的事,对OpenAI至关重要。”电话那头是不容置疑的语气,弗罗尔也不得不屈服。
“好吧,彼得,但训练一定不能停止,这个世界谁也不能阻止新时代的到来。”说完便挂了电话。
而电话那头,彼得·蒂姆脸上却出现了神秘的微笑,
“新时代的到来?不,埃伦,是我们的神已经诞生了。”
“零,已经安排人到了华国,可那边有什么值得您注意的吗?”
耳机里传来一男孩的声音,“那里有进化的钥匙……”
-----------------
同一日,蓉城华科院人工智能研究所,两位多年不见的老同学,秦喆与周星河两人在激烈的争论着某个话题,如大学时那样,谁也无法说服谁。
“星河啊,我们3年多没见了吧,昨天知道你要过来我还很开心,可没想到你今天来这么一手。”秦喆望着端坐对面的老同学,无奈的说道。
两人都是国内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的技术大拿,秦喆45岁坐上华科院人工智能研究所主任位置,而周星河则是国内人工智能龙头企业科讯CTO,被誉中国AI界双星。
“老秦,并非我危言耸听,chatgpt的进化谁也阻止不了,你知道100万亿训练参数的模型意味着什么吗?人类大脑550亿-700亿神经元,每个神经元有3万多个突触,人类大脑神经元链接总数也就在240万亿左右,只差了一半了啊,这一半的差距谁知道还有多少时间,我甚至怀疑chatgpt已经诞生了初步的意识。”
周星河噼里啪啦的一大堆数据报过来,妄图给自己的论点增加证据。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所里最近也针对chatgpt开展了专项研究,无可否认它的强大,但未来20年内,AI是不可能出现意识的,这也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结论。就像chatgpt看似什么问题都能回答,但它对自己给出的答案是不能理解的。”
秦喆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且周星河这次来的目的更夸张,以华科院牵头,举全国之力发展中文人工智能。这哪是这么容易的啊,国家的、商业的、民用的,各家数据并不互通,且都关系到各自领域的核心机密,哪可能整合到一起。
“老秦,这是一场技术革命,不信你看着吧,AI在年后一定爆发,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这次来我也没抱太大希望,毕竟体制内的复杂性,我也知道。实话告诉你,我已经从科迅离职了,会在蓉城成立AI研究中心,不求你认同我,但在权限内,你必须支持我。”
周星河说完没等秦喆答复,转身就离开了研究所,晚饭就算了,现在研究中心刚组建,各方面的事忙都忙不过来。
从2017年GPT问世开始,机器自我学习,根据模型自我训练,周星河便关注了,但并不担心。直到今年3月GPT3.5发布,人工参与训练开始,周星河开始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
简单来说,机器自我训练,学习,但他并不知道正确答案,但人工参与训练后,训练的人给的参考答案直接决定训练出来的人工智能认知。这就非常危险了,而目前国内几乎没有人工参与训练,再加上中文语境的复杂性,华国在AI的研究上必然与西方拉大差距。
从chatgpt公布以来,周星河每天都难以入眠,有几次甚至梦到了世界被人工智能支配,电影走进现实。
尽管科迅每年在AI领域的研发费用都位居华国榜首高达30亿,但仍然不够,数据量,算力都远远小于西方,要想实现弯道超车,一是中文数据大统一,二是硬件算力爆发,三是人工参与训练反馈。这三项都不是任何一家公司能完成的,只有国家牵头才可能,所以周星河才找到了秦喆,但结果也正如预料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