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战舰三大要素之——火力(1 / 2)
不同于历史,由于恭亲王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过了权力,所以海军的军费一直有保证。虽然没有每年添置新舰,但是军舰上都换装了新式的速射炮。由于以前的军舰安装的是后装炮,火炮射速比从炮口装填弹药的前装炮要快,但是由于管退炮的发明,火炮的射速比后装炮提高了好几倍。所以,人们把管退炮称为真正的速射炮。
大家都知道火炮有后坐力,小口径火炮后坐力小,直接安装在船身上或者炮架上,用船身或者炮架硬刚后坐力,这叫刚性连接。但是大口径火炮的后坐力及其恐怖,如果采用刚性连接,那对船身会带来毁灭性的后果。所以人们发明了架退炮,北洋水师刚刚购买军舰的时候,船上装备的都是这种架退炮。
架退炮:后膛架退炮的身管是固定在炮架上的,开炮后整个炮架会在轨道上后退。这种轨道一般会做成倾斜的,越往后退越高,后坐力的动能转化成了势能。如果动能太大,轨道的末端还有个大弹簧把炮接住。但是火炮后坐之后,需要人工慢慢把炮身推回到原来的位置,用时很长。
有人问,为什么不在炮尾装个弹簧,来吸收火炮的后坐力。你想想,火炮发射的时候,火炮向后坐,压缩弹簧。但是当弹簧回弹的时候,会把火炮猛地推出去,压弹簧的后坐力有点大,推出去的力就有多大!
管退炮有一个缓冲器,缓冲器就像一个打气筒,只是把气筒换成了油缸,油缸里面装满了液压油。打气筒的手柄连着一根杆,杆的那一头连着气筒里面的活塞,人们来回推动打气筒的手柄,就可以打气了。火炮缓冲器的油缸里面也有一个活塞,活塞连着一根杆伸出油缸外,杆的那一头连着火炮。
接下来划重点,缓冲器的活塞(油缸里面的活塞)有几个小孔,当活塞在液压油缸里面往复运动的时候,液压油就会通过小孔,从液压油缸的一边流到另一边,这样活塞就可以在在液压油缸里面来回运动了。但是活塞的面积大,而小孔的面积小,在活塞往复运动时,就产生了阻力。而且活塞往前推有阻力,往回拉也有阻力。
好了,我们把炮身、弹簧、缓冲器联在一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当火炮发射炮弹时,炮身(炮管)在后坐力的推动下,猛烈的往后坐,压在弹簧和缓冲器的连杆上,弹簧会被压缩。当火炮后坐结束后,弹簧会顶着炮管向前推,由于炮身还连着缓冲器的连杆,所以也会把连杆那头的活塞往前拉。我们知道,活塞运动的时候有阻力,这时在阻力的作用下,弹簧回弹的速度就变慢了,炮身(炮管)以可接受的速度,恢复到发射前的位置,而这一切都不需要人操作,是火炮在短时间内自动完成。采用了缓冲器的火炮,只用得着炮身后坐,而炮架不会移动,人们称这种炮为管(炮管)退炮。
由于管退炮可以自动复位,发射速度比架退炮快了四五倍以上,所以人们又把管退炮称为——速射炮。
史实上,日军已经全面换装管退炮(速射炮),当时中日之间的关系一日不如一日,任凭路人都知道中日之间定有一战。自1891年起,海军将领们就上奏日军备战,请求朝廷拨款购炮,但是慈禧就是不肯拨款给海军换炮。当年慈禧修建自己退休的府邸——颐和园,花费1100百万两,慈禧过生花费近千万两,国家的钱全部用到这上面去了。当时国家没有钱了,慈禧就下令挪用军费,甚至通过“两年限购令”(两年之内不得购买外国军火)。1894年,甲午开战前几个月,中日关系已经到了即将爆发战争的关口,李鸿章多次上奏,恳请拨款61万两购买速射炮。慈禧拒不拨款,还说出了千古名句“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日军的炮火投射量超过清军二十倍,也就是说北洋水师对敌发射一炮,日军至少还击二十炮!慈禧为自己修园子、过生日,花费几千万两白银眼皮都不眨一下,海军花几十万两购买速射炮就是不批!于是北洋水师的官兵,只能用自己的血和肉,去抵挡日寇的炮火!
好在现如今,恭亲王奕?拿下了慈禧,给钱让北洋水师购置了克虏伯速射炮。现在北洋水师对上日军联合舰队,也不是手无还手之力。关于换炮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的江南制造局,由于购买了许多克虏伯机床,有一定火炮加工能力,他们觉得自己山寨英国阿姆斯特朗速射炮。
本来英国阿姆斯特朗速射炮是世界领先水平,但中国一直是进口德国克虏伯火炮,双方的标准、后勤等等都不统一。于是层层上报,一直到总理恭亲王那里,恭亲王奕?就让双方比较一下。这下子,克虏伯公司也不敢含糊了,拿出了最新型的1892型“完美速射炮”,不但射速快,价格还便宜。最终,中国军队赶在甲午战争之前全面换装了管退炮(速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