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多尔衮入主中原(2 / 2)
大清帝国集团核心早就预料朱由检即将灭亡,已将李自成视为劲敌,暗中备战,正如范文程和多尔衮所说的,“正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虽与夏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
所以,多尔衮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机会,现在机会终于来了。马上,大清帝国发出全国总动员,组成蒙、满、汉联军,以最快速度回应吴三桂的请求。
而李自成这边,明显缺乏警惕性。就在这个关键时候,李自成又犯下一个大错。
他中了吴三桂的缓兵之计,大军缓缓而行,派前朝的密云巡抚王则尧第三次去劝降吴三桂。
其实,要真想劝降吴三桂,就不用率大军前去,一封书信即可;既然大军已经向山海关出发,就不要相信吴三桂的鬼话。
李自成战略上的自相矛盾,足足浪费了三天多时间,为多尔衮大军的及时赶到,争取了宝贵时间。
经过一路急行军,多尔衮大军的主力于四月二十日,抵达山海关外十里处,几乎与关内的李自成同时到达。
由于人马十分疲劳,多尔衮并没有继续前进,而是扎营休息。同时,多尔衮派使者向吴三桂送信,劝他即刻归降大清。
“伯虽向守辽东,与我为敌,今亦勿因前故,尚复怀疑。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
之前,吴三桂是以前朝孤臣身份向多尔衮请兵剿匪,并没有明确说投降大清,只是承诺“裂地以酬”。
多尔衮怎么可能为吴三桂打工呢。他要求吴三桂必须做出明确选择,归降大清帝国,不得模棱两可。
此时,山海关外关内,李自成和多尔衮的兵力相差不多,均超过十万,都是两个帝国最精锐的部队。
而关中的吴三桂,手握四万人马,成了天平上最重要的筹码。他倒向哪边,胜利就向哪边倾斜。
四月二十一日上午,李自成见吴三桂迟迟得不回复,下令大军全面进攻吴三桂。
李自成、吴三桂两部在关内激战了一整天,而关外的多尔衮并不参战,悠哉地在欢喜岭上观战。
多尔衮不着急,他要逼吴三桂彻底向他臣服。但有人急了。
四月二十二日上午,吴三桂出山海关,急驰欢喜岭,面见多尔衮,请求速速出兵。
多尔衮避而言他,只是请赐坐、请赐茶,大赞吴三桂守关门,立了大功,不谈何时出兵。
吴三桂见状无奈,只好跪下称臣,并当场剃发,正式降清。多尔衮要的正是这个效果。
当即,多尔衮领清军入了山海关,并让吴三桂部把白布系在肩上,以免混战时误伤了吴三桂部。
当天中午,清军和吴三桂部相继出了山海关,在城外列阵。吴三桂部为先锋部队,多尔衮大军在后。
当时正值大风扬尘,可见度低,李自成此时还不知道清军已来援,见吴三桂居然敢出城,令大军再次进攻吴三桂部。
战场上,大顺部队与吴三桂部在前面酣战。
多尔衮在后面观战,并对身边众将说道:“诸位,一会务必全力以赴,成财在此一举。我们几次入关都不能取京城,而李自成一战则拿下。此人非同小可,须谨慎!”
虽然李自成对大清方面有轻敌的思想,但是多尔衮这边早就视李自成为争天下的劲敌,准备已久。
当然,多尔衮并不知道,北京城相当于不战而降。
若是人心背向,城再高、墙再厚、炮再多又有何用?
看到吴三桂部已逐渐不支,多尔衮下令,养精蓄锐的大清军加入战场。其中,阿济格、多铎各率两万精骑,反复直冲大顺军。
经过半天厮杀,李自成大军大败,伤亡惨重,有15名将领当天阵亡。
“步卒且尽,伤骑兵半,所选骁锋战将莫不尽伤。”
对于李自成、多尔衮大军的参战人数和阵亡人数,并无明确记录,但可以肯定的是,双方都投入了最精锐的部队,且都伤亡都很惨重。
大败后,李自成火速退回京城。而多尔衮也没有乘胜追击,只是让受伤的士兵就地休养。
山海关之战,对于大清帝国来说意味着,辽军守护26年的边关正式纳入大清版图,多年苦攻不下的宁远,如今不费一兵一卒便已拿下。
对于大顺政权来说,守护国门的藩篱已不复存在,阶级矛盾得到缓和后,民族矛盾已上升至第一位。
虽然大顺帝国最精锐的部队已被歼灭,但李自成大军的数量依然是十分惊人,形势并没有坏。
只要李自成能够反思失误,不再继续打击前朝官员和地主阶级,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卷土重来,收复山海关,未尝不可。
然而,李自成逃回北京后,只在城里呆了三天。在匆匆忙忙举行简单的正式登基称帝典礼后,李自成率军撤出了京城,向西安逃去。
临走时,李自成还在京城放了一把大火,紫禁城内外不少建筑和大量文献毁于一旦,宫中仅存武英一殿保存完整。
而这把大火也把很多人对李自成的寄望,彻底烧掉了。
李自成入京后,连着下了很多臭棋,撤出京城无疑是最臭的一步。
当时,绝大部分人并不知道多尔衮已入关。只要李自成急令各路兵马勤王,拉拢前朝势力和地主豪强,高举民族大旗,天下英雄,谁能不为他所用?
何况,山海关大战之后,并没有迹象表明,多尔衮有大举进攻京城的意图。他也需要休养生息。
几百年来,北京城已成为天下的政治中心,亦是人心所向和精袖寄托之地,乃国之正统。
弃之,犹如亲手将手中鹿,放生野外。
消息传来,多尔衮狂喜,立即和吴三桂率轻骑,急驶京城,只留下伤员在山海关为后援。
在李自成离京三天后,多尔衮入主北京。
令人讽刺的是,多尔衮打出了“吊民伐罪”的旗号,对外宣传入京是为了给崇祯皇帝朱由检报仇,讨伐弑君的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