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高俅大人的高光时刻(2 / 2)
到了太尉府中,高俅召集二儿子高柄和几名心腹幕僚,商议如何变卖一半华阳宫事宜。讨论了一番,最后定下,以华阳宫中最长的五彩河为界,靠近皇宫的部分留下来给崇祯帝朱由检游玩,剩下的全部割块卖掉。
商议之后,高俅便让儿子高柄带上心腹幕僚,去宫中找神宫监掌印太监马子华对接。临走时,高俅特别叮嘱儿子,一定要好好孝敬马子华中官,把华阳宫全部档案资料一件不剩地拿到太尉府中存放。
高柄心领神会,把府中几尊小金佛揣在怀中,才前去皇宫,拜访马子华。
交代高柄完毕,高俅又带着心腹去华阳宫仔细地逛了两遍,心中更加笃定,决定把能拆开的,全部卖掉,但得慢慢卖,免得一下子供大于求,市场卖价被压太低。
剩下的巨石,大树,瀑布,小溪、楼阁分割到不同的功能板块,这一块适合建青楼,那一块适合建高档小区,全部分割得清清楚楚。别看高俅在选兵练兵方面一塌糊涂,在经济方面却有独到的见解。
正逛得开心的时候,一阵东南风吹过来,夹杂着各种动物的粪便味。高俅恶心地掩着鼻子。他喜欢奇花美石,可对华阳宫中饲养的各种动物却是十分厌恶。
高俅一想到接管半个华阳宫后,还得花一大笔钱喂养这些动物,清理它们的粪便,便知道自己当务之急要干什么了。
我们的高俅大人,迎风站在一个小山丘上,望着下面宽阔的动物园,把手一挥,作出了决定:“把它们全宰了。”
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是什么?是人才!
高俅大人管理的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中,从来不缺各种各样的人才。
在高大人作出英明决策的第三天,两支军队里的涉肉类顶尖人才进京了,屠宰专业的、毛皮处理专业的、肉类烹调和腌制专业的、其他部位综合处理专业的,哦,还有市场营销专业的,都来了。
几天后,随着华阳宫动物园里的声声惨叫,京城的大街小巷中,突然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一群背后绣着“高”字,身着统一衣装的销售人员出现在京城人流聚集的地方,卖力吆喝起来。
“这位阿姨请留步!这是刚出炉的东北虎鞭,见效快,无副作用,他好你也好,谁用谁知道。哦,您要十根啊!好嘞,祝您合家欢乐幸福。”
“正宗的熊心豹子胆,绝对正宗,童叟无欺!这样道长别走!哦,您还在元婴期啊,要不要来一点,助您修仙一臂之力。您闻闻,没有15年的北极熊和20年的美洲豹,做不出这么地道的熊心豹子胆。啊,您全要了,祝您修仙旅途愉快,早日肉身成圣!”
长安衔上的玲珑饭店,放了大广告挂在店门口,上面写着:“新到非洲河马若干,红烧1碗30文,清蒸1碗35文,每人限购3碗,欲购从速!”
龙庭湖畔的活禽市场也火爆了,周边不少人边发传单边喊道:“好消息、好消息,门面转让最后一天了,亏本清货!买一只南极企鹅,送美洲鳄鱼蛋两枚,大吐血了啊,大吐血了啊,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
城南老衔的卖臭豆腐的王大妈也嗅到商机,利用祖传秘方,改卖天鹅牛蛙汤,那味道飘香十里。排队购汤者差不多可以绕地球两圈半。
高俅的营销模式成功地拉动了京城饮食业,特别是肉食业的快速发展,翻盘了当时娱乐行业迅速下滑造成的经济低迷之势,凭一己之力拉动了当时京城13%的GDP增长。
受先帝驾崩禁止娱乐的影响,很多当红艺人纷纷转行。比如当时的滑稽剧的着名谐星蓝蓝就代言了“丰田”牌袋鼠肉干。
连到流殇阁的头牌谢玉英姑娘,也屈尊到玲珑大饭店直播卖肉。看着玉英姑娘的香舌在肥而不腻的河马肉块上舔来舐去,围观者不禁蠢蠢欲动一拥而入,一半是食欲,一半是色欲。
就像某气象学者所说的,一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改变天气变化。在当时的大夏万里江山中,不知是哪个山头里的一只蝴蝶,扇动了几下翅膀,不小心唤醒了沉睡中的经济巨人。
只见巨人缓缓走来,把娱乐行业按沉在水底,却把饮食行业捧飞在风头之上。
当然,高俅不会忘了厚待军队中的顶尖人才。很多人赚个盆满钵满。比如,负责割象牙的侍卫步军司飞虎营的张宏武,在当年喜提了来自大宛国最新款的汗血宝马。周边人都跟着高俅大人,个个发财。
特别是神宫监掌印太监马子华,当收到高柄送来五万亩写着自己名字的田契后,笑着露出了满嘴的大金牙,高兴得连华阳宫到底有多少资产都忘得干干净净。
也许,只有高俅大人心中才清楚,这半个华阳宫到底值多少钱。
尝到甜头后的高俅,又把赚钱模式复制到花石销售业上,当然重头戏还是房地产业。为了写好华阳宫右半篇文章,高大人安排了大量士兵,开展轰轰烈烈的双创整治活动,除四害,讲卫生。
高俅甚至亲自游说翰林寺长使张至聪大儒,把计划新建的朱熹理学宇宙无敌研究中心落户在华阳宫旁。在半推半就笑纳了太尉府送来的五名貌美如花的年轻寡妇后,宝刀未老的张至聪大儒还是色眯眯地同意了高俅的请求。
在各种热炒后,华阳宫的地皮卖出了天价,可以说是一地难求。
延福宫中,日理万机,焦头烂额的朱由检,每周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看高俅送来的华阳宫销售报表,看着内库的存银越来越多,对财政赤字的担心一扫而空。
一时间,高俅成了朱由检面前的大红人,炙手可热,隐隐有封侯拜相之势。朝廷各部门,各地方都抢着买太尉府的账。高俅大人府前一时车水马龙,天天堵车,一部分人是来送礼的,一部分人是托高大人办事的。
什么孙子要上国立幼儿园的,什么爷爷要挂太医寺专家号的,连谭羽轩老大学士在连着好几天蹲着茅坑拉不出屎来后,都跑过来问高俅,计将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