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龙潭河的规划(1 / 2)
肖遥回到家里,就趴在桌子上画图,他花了半天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印象,对龙潭河的规划搞出了一个草图。
自上游五峡村一条小溪蜿蜒而下,绕过龙潭村流到龙潭镇汇入香江,在聚龙山下七弯八拐,形成了许多小河湾。
在五六十年代,村里人试图对这些小河湾进行改造,把河道拉直造田。
可是后来的几场洪水,让村民们的努力付之东流,河湾依然是河湾,成了村里孩子们的乐园。
溪流虽然不大,但溪水清澈甘甜,水质颇佳,利用河湾搞个生态养鱼之类的,那不是很好么?
肖遥先是在图上标出了五道滚水坝,每道滚水坝相隔500米,小河边两岸砌筑河堤,河湾处开辟出鱼儿们的休闲游乐区,进水量由河堤上的开口大小来控制。
这样一来,鱼儿的游乐区就可以免遭夏季洪水的肆掠和侵害了。
这样一来,可养的鱼类就多了,野生的小白条、鲫鱼、乌龟和王八根本不用投苗。
至于河湾区,肖遥想好了,要新进一批大鲵,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娃娃鱼,这东西发出的声音貌似婴儿的哭声,肉质鲜美细嫩、营养丰富、生长缓慢,对水质要求很高。
虽然现在大鲵是重点保护动物,严禁不杀,但自己的公司已经注册了特种种养殖项目,养殖大鲵那是得到了政府许可的。
至于大鲵鱼苗,肖遥上次到百果园就发现了,村里的那条小溪连接着大山深处。
水生态环境和龙潭村差不多,小溪里有很多一尺来长的大鲵,搞一些回来慢慢繁殖就是了。
再说龙潭河里原本就有大鲵,不过后来餐饮市场上,开始流行吃大鲵。
张家兄弟疯狂的请人抓捕,导致龙潭河里的大鲵基本绝迹了,不过也不排除那七弯八拐的河湾里还留下一些。
特码的真是一家子坏种,竭泽而渔的事也只有张家兄弟做的出来。
肖遥至今还记得那个夏天,那时候他才六七岁,张家老大一行开了十几辆车,来到村里出,挥舞着钞票,雇了很多村民到龙潭河抓大鲵,开始几天每天都能抓获几百斤,龙潭河湾里,到处都能听到貌似婴儿的哭声。
到了后来,龙潭河里的大鲵被抓的差不多了,有时候每天只能抓几斤十几斤了,张家兄弟这才收队,打道回府,据说那个夏天,张家兄弟发财了,张成财当年秋季就盖了小洋楼。
有了张家兄弟的这个绝户计,龙潭河里就很少看见大鲵了,因为当年的村民的无知,好多人竟然沦落成张家的帮凶,这也是隔壁村都有的大鲵,在龙潭村绝迹的原因。
这次一定要搞成一个原生态的环境,让大鲵这个珍品鱼类在龙潭河兴旺起来。
肖遥在图纸上不停的写写画画,唉!虽然自己对现场的地形无比的熟悉,可是自己毕竟不是专业的人员,一张图画的也只有本地人勉强才能看懂。
林黛玉看了肖遥的图,她忍不住偷笑了一下。
“怎么,我画的很丑吗?”
肖遥问林黛玉。
“不是,主人,我觉得主人制的图只有少数人看得懂,专业制图是有行业术语和标准的,我可以帮助主人制图的,主人的意思和想法我从图里已经知晓了,让我来吧!主人。”
没想到林黛玉还会制图?这让肖遥有些惊讶,你想啊!人家是早川家族的探子啊!制个图还不是小菜一碟,不然怎么东奔西跑的当探子?
“那好吧!你给我把龙潭河的规划图,按照我的意思做出来,要不我先带你到龙潭河去走一趟,对龙潭河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好的,主人”。
肖遥带着林黛玉从五峡村的交界处开始,一路向下,逐段逐段的观察了解了龙潭河。
哪段河湾怎么布置养鱼区、那段河堤的设计模式、闸口布置,都一一给林黛玉交待的一清二楚。
林黛玉拿出一个小本,把他的要求都仔细的记录下来,时不时还插话问了一些问题,什么仿生态具体要求、鱼儿生存生活光照要求等等。
你还别说,虽然这个林黛玉是个倭人,但是人家的知识面那可不是盖的,毕竟是博士吗?
说到哪里人家都懂一点儿,这尼玛却要做自己的仆人,倒也是个得力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