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布置新家(2 / 2)
主要是陆建华拿出来了态度来,宋安安相信这个男人不会移情别恋,真看上了夏晓蓉。
只要陆建华这边坚定不移,夏晓蓉就是玩出花儿来也无济于事。
陆建华这几天双腿恢复的也很不错。
一开始得需要借助拐杖才能慢慢的走路。
这几天不用拐杖的支撑,就可以自己走了。
虽然走路的速度比较缓慢,可是慢慢来,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陆建华也期待自己早点儿恢复到正常水平。
等彻底恢复了,就可以下地干活儿了。
到时候他努力挣工分,媳妇儿就能少辛苦一些。
宋安安这边,已经兴奋的安排着布置新家的事情。
他们家盖的是砖瓦房,别说,还真够气派的。
相比较大队的土坯房,这样的砖瓦房绝对算独树一帜。
房子建好了以后,大队的人都过来看了一下,就没一个不羡慕的。
宋安安房子盖得大,除了厨房,堂屋和杂物间,光是睡觉的房间就有八间。
宋安安和陆建华一间,乔翠花一个人一间。
三个孩子还小,现在凑合住一间,等大了可以分开了住,每个人都有单独的空间。
不过话说回来,等几个孩子大了,已经不住在这儿了。
宋娟娟和宋慧慧目前也住在一间,小女孩住一起安全一些,有个照应。
这样一分配,其实还剩四个房间空着的。
空着也没事,万一以后还有用处呢。
宋安安将从木匠哪里打的家具都给弄了回来。
每个房间配了一张床,一个书桌,一个衣柜。
等九月份,新学期开学了,宋安安打算送几个孩子去上学。
除了陆天浩,其他的几个孩子都可以入学了。
在二十一世纪,五六岁上学的有很多。
不过这个年代,孩子上学年纪差别很大。
有五六岁上学的,也有十几岁才开始上学的。
就是时代的人条件不错,送孩子读书的不多。
顶多送去念两年,认得几个字就可以了,不当文盲。
可是那种给孩子供出来,让初中高中的还是少数。
城里要好一点,即便现在高考暂停了,还是不少人会供着家里的孩子上高中。
一是城里的条件好,能拿工资,家里孩子上学也供的起。
二来是城里念书有用,学历高的,以后城里厂子招工能够找一个好一点的单位去。
但是乡下人不一样,乡下条件差,大家都没钱,自然供不起孩子上学。
所以乡下普遍学历程度比较低,识字的都不是很多。
宋安安知道,以后高考是可以恢复的,所以必须供着家里的孩子上学。
不说非让他们必须考上大学,这有文化,有知识的人,认识,见解都和普通人不一样。
乡下人就是因为很多没读过什么书的,连带着素质水平普遍很差。
宋安安有这个条件,完全供得起家里几个孩子读书,当然得供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