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开海难(2 / 2)
这么大的花瓶,瓶壁还薄,十分的脆弱,轻微的撞击就有可能整个碎裂,就算用棉花填充的再仔细,路上也破损了大半,长途海运难度不是一般的大,纯粹看运气。
当然,货损率虽然高,但是利润一直不低。
只是里斯本的大花瓶,和原产地周边的比起来,当然就显得有些个头不足了。
“两位殿下喜欢的话,待会儿就让人送过去”,一旁的陈延年自然听到了,知道这是公爵的子女,赶紧顺着杆子往上爬。
不怕送礼,俩花瓶再值钱又能有几个钱,就怕礼送不出去。
艾丽丝扭头看向张小白,显然是想带回去,见到张小白点头,自然赶紧应下来。
“后面还有好多东西呢,殿下有看上眼的,尽管说”,陈延年指着一侧屏风后面的侧厅,笑着说道。
由着艾丽丝和巴里特去瞧稀罕,张小白坐了下来,“这些都是样品吗?看来贵商号的货物种类多了不少”
“承蒙大人关照,小号才能做起来,现在小号除了茶叶、铁器之外,瓷器、牙雕、玉料、香料之类的也有所发展,在此之外,只要北港需要的,小号也都可以张罗一下货源”,陈延年客气的同时,小小的介绍了一下商号的生意。
说起来,借着先行的优势,他们的顺泰号依旧是北港最大的贸易商之一。
可随着北港名气越来越大,再加上这几年苏州和松江之地的商人,胆子也大了许多,越来越多的商行开始明里暗里往海外出货,他们广东来的这几家商行,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去年,公爵大人的船队,购货量一下子下降了一大半,一众商行差点争抢的打起来。
好在看这两天的势头,这段日子又会大量购货了,自己当然得跟公爵攀个交情,占个先手。
“去年王国那头局势有点乱,船队歇息了一年,接下来就正常了”,张小白随口解释了一句,“大明这里,朝廷有什么消息吗?比如,开海通商方面的”
陈延年摇了摇头,“官府明面上还是不允许出海的,但是实际上,这两年出海的人反倒是越来越多了,听说礼部侍郎邱大人曾上书朝廷请求开海,但是具体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礼部邱大人?”,张小白他们在大明官方的人脉甚少,更不认识什么邱姓侍郎。
“是,邱濬邱大人,广东琼山人氏,素有贤名,或许是见过乡民为海所困,听闻曾上书请求恢复宋时市舶制,开海通商,只是结果好像并不如人意”,陈延年解释了一下,算起来这也算是本地出去的大官,自然得帮着扬一下名。
“开海通商,既能富民,朝廷又能多征些税钱,于国于民都有利的好事,朝廷怎么就想不开呢”,张小白痛惜啊,偷偷摸摸的做生意,毕竟没那么稳妥啊。
尤其是随着规模越来越大,他所需要的移民也越来越多,不能正大光明的出海,总是个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