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箕港的不足(2 / 2)
“没问题,我之前派人乘船去那附近探查过,水深可以足以停靠鱼字号,只是那里距离此处有些距离,一旦有事,无法兼顾,需要增加许多人手”
何塞在这里住了快五年了,自然知道张小白说的那片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人手问题交给才四郎,一旦事情有变,你们只需要守住箕港这里就行”,箕港的地形易守难攻,进出不便。
作为商业重镇这是一大弊端,可作为军港,却是非常不错,两侧山头的军堡一立,那海湾就是安全的。
说是有些距离,其实新码头距离海湾也不过三公里的样子,在后世这也就是一脚油门的距离,只不过现在有不少还是山路,走过去需要些时间。
不过新建码头是个长久的事情,现在先慢慢建着。
箕港仍旧是以现在的区域为主,毕竟这么大规模的船队,也不是能经常能见到的。
船队在箕港停留了一个来月,箕港也热闹了一个来月,每天都有新的货船听着消息赶来。
铜锭、硫磺、稻米、刀剑、酱料各式各样的本地货物充斥着箕港码头,每天最忙碌的就是码头工人,卸货、装货,几乎没有一刻休息的时间。
等到船队的货物发散的差不多了,来往的商船也变少了,箕港才渐渐恢复到了平时的状态。
等到货物装船之后,张小白带着满载的鱼字号船队南下,返航北港。
皮涅罗的苍鹭号和三条宝石级货船,满载着生活物资奔向济州岛,除了给济州岛补充一部分之外,其余的是张小白准备运往建州的。
海盐、铜锅、茶砖以及各色香料、酱料,都是北方游牧民族间的紧俏货物。
北港和济州都缺少畜力,无论是耕种、运货还是作战,牛、马都是个中好手,如果能有足够的畜力,北港的生产能力还能增加数倍。
至于具体的交易情况如何,暂时还不可知。
张小白已经把需要注意的事情,交待给了皮涅罗和各位管事,从济州岛带上松浦明信,他对这套交易流程比较熟悉,到时候具体的沟通情况可以交给他。
夏末秋初,海上的风向多变,水手们盯着风向,随时调整帆索。
一连几日都是难得的好天气,满载的鱼字号,船速不快,却是行的很稳,轻晃的船身对于张小白这种老水手来说,和在平地上区别不大。
至于那些头次出海的新移民们,照样是吐得昏天黑地,不过这些都影响不到张小白,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的公爵大人,根本没让往剑鱼号上安排新人。
死道友不死贫道,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