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谣言四起,叔侄情裂(1 / 2)
随着时间的推移,华朝在少康的睿智治理下,如同春日里复苏的万物,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
国力强盛,商贸繁荣,百姓脸上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幸福与安宁,四海之内,皆颂扬少康圣名,期盼着更加辉煌的未来。
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权力的阴影如同暗夜中的暗流,悄无声息地涌动。
在少康的领导下,华朝确实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国力强盛,四方来贺,但权力的天平却也在悄然间失去了平衡。
各诸侯国在目睹了华朝的强大与繁荣后,纷纷选择将军事控制权交出,以示忠诚与归顺,期望能在华朝的庇护下共享太平。
然而,胤国,这个由华仲夏统治下的国家,却成了例外。
胤国的将领与士民,对华仲夏怀有深厚的敬仰与忠诚,他们只认华仲夏。
加之胤国军队素来以勇猛善战着称,啃下过九夷族最强的九夷元老殿,其战斗力在整个华朝乃至九州大陆都享有盛名,因此,当中央华朝暗示他们也要求交出军事控制权时,遭到了胤国上下的强烈反对。
华仲夏本人,虽深知少康的雄心与善意,也理解统一军事力量的必要性,但他更清楚胤国军队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但他担心,一旦军事控制权落入他人之手,胤国的军队肯定不服,更可能引发内部的动荡与分裂。
因此,他选择了沉默与拖延,希望能在不触怒少康的前提下,找到一条既能维护胤国利益又能保持华朝稳定的道路。
这一举动,无疑在华朝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股对华仲夏旧日辉煌的忌惮与不安,在朝堂深处悄然蔓延开来,如同野火燎原,难以遏制。
奸臣伯嚭,此人目光短浅,心术不正,擅长窥探人心,玩弄权术于股掌之间。
他敏锐地捕捉到少康偶尔流露出的对华仲夏的微妙情绪,便如获至宝,开始精心编织一张谎言的网。
在一次密谈中,伯嚭压低声音,故作神秘地说:
“陛下,臣近日得知,华仲夏在商丘的威望不减反增,其旧部蠢蠢欲动,似有重振旗鼓之意。更有甚者,传言其已暗中联络四方诸侯,意图东山再起,再夺华朝大权。”言罢,他还不忘添上几句无中生有的“证据”,企图让这谎言更加可信。
起初,少康对这些无稽之谈嗤之以鼻,他深知华仲夏的胸襟与气度,更感念其昔日的恩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伯嚭的反复挑唆与朝中部分大臣的盲目附和,如同水滴石穿,渐渐侵蚀了少康心中的那份坚定。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看错了人,是否华仲夏真的在暗中筹谋着什么。
这种疑虑,如同一条潜伏在心中的毒蛇,不时吐出信子,让少康夜不能寐,食不知味。为了寻求真相,他秘密派遣心腹前往商丘,暗中调查华仲夏的一举一动。
然而,每一次的回报都如同清风拂面,带来的是华仲夏为两地和平不懈努力的佳话,而非任何反叛的迹象。
尽管如此,少康心中的阴霾却愈发浓重,他开始变得多疑,甚至对身边亲近之人也产生了隔阂。
女艾与武罗将军,这两位少康曾经的挚友与得力助手,也因少康的疏远而感到困惑与痛心。朝堂之上,气氛变得微妙而紧张,大臣们或沉默不语,或投机取巧,整个朝廷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阴霾所笼罩。
就在这风雨欲来之际,老将军伯靡如同定海神针,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
他风尘仆仆地从游历之地归来,直奔御书房,誓要为少康拨云见日。
“陛下!”伯靡的声音坚定而有力,他跪在少康面前,目光如炬:
“臣闻陛下近来对华仲夏陛下心生疑虑,此事实为大忌。华仲夏陛下,乃是不世出的明君,其胸襟之广、智慧之深,非我等凡夫俗子所能及。他舍弃帝位,助陛下中兴华朝,此等大义之举,天地可鉴,百姓共仰。陛下若因小人谗言而心生间隙,实乃亲者痛仇者快,既伤君臣之义,又损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