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四家店的构想(2 / 2)
人类生活离不开的4件事:衣、食、住、行。实习系统初期也是围绕这几件事展开的。
例如第一家快餐店就属于“食”,而旅馆则属于“住”,现在给的选项里的服装店属于“衣”,而传送枢纽则属于“行”的范畴。
至于小吃街,当然就属于“吃”的类别,是快餐店的一种延伸。
“不要小吃街,目前快餐店已经够了。”陆曈首先否定了食类的延伸,这个日后肯定要安排的,但不是现在。
“服装店的话……”
陆曈回忆了一下末世废土世界里人们的穿着,他们似乎并不是太在意这个,离开基地出门的时候都穿防护服戴头盔,进店后也只是摘下头盔用饭,除非是住店的客人,否则根本不会脱下防护服。
“除非店里卖高端的防护服,否则估计没什么生意。”
最终,陆曈将目光放在了“枢纽转运站”上,这是星际年代人们比较常用的一种交通方式,通常用于同星球上较远一点的地点往返。
近一些的,他们还是更喜欢滑行车或者小型飞船,不是谁都受得了传送时那种拉扯感的。
至少陆曈就不喜欢,她每次通过传送枢纽后都想吐,得蹲在一边缓半天才行。
然而瑕不掩瑜,这种小小的问题并不能阻止人们使用传送枢纽的次数,毕竟星球那么大,如果乘坐小型飞船,最快也要待上7、8个小时,毕竟飞船上乘客多种多样,并不是所有生物都能适应过快的速度。
于是对某些急于办事,或者不在乎那点眩晕感的人来说,传送枢纽就是最方便的交通方式,虽然可去的地点固定,但只要到了另一边,再选择其他交通工具也能省下不少时间。
“就开个枢纽运转站吧。”陆曈拍板决定了下一家店铺的性质,“放旅馆旁边,4家店可以搭建小型街道了吧?”
[是的,以4家店铺为支撑点,可构建小型街区,锚点设定之后,店铺再度升级时将平行扩展。]
店铺升级往往伴随着面积增加,如果不设定锚点,就会出现原本预留出足够的街道,但因为扩张原因导致堵死通路,或者挤压旁边店铺的行为。
好在研发系统的人早就想到这点……或者说,自从他们试验时发现快速扩张的店铺A,把旁边的店铺B围墙捅穿了之后,就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并加以改良。
后来就有了陆曈拿到的成品,也就是说,以后不管店铺怎么升级,怎么扩大面积,旁边的店铺都会根据设定好的锚点进行同步移动,店与店之间的距离原先是多少,升级后就还是多少,再不会出现建筑重叠的惨状。
这种锚点需要店铺作为支撑,至少4个点,这也是在传送枢纽站建立之前,陆曈没法制造这种空间的原因。
建造传送枢纽站和其他的店不一样,至少需要10天的时间,因为要派出探测蜂去寻找适合建造枢纽分站的位置,找到后还得派出小型工程车去搭建,就很复杂。
陆曈倒是想直接在几个基地门口安放一个,想了想,暂时还是没那么做,她目前首要提供的不是快捷往返,而是探索更远区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