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1 / 2)
九月初一,朱由校期待中的噩耗并没有如期而来,朱常洛依旧活着!
“妈的,历史还真就不一样了!”朱由校忍不住腹诽,自己这个“便宜老爹”一天不挂,他就没法真正掌控实权。
实权没有揽着,事情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奏疏被送到了南台,不是哪哪发生了战事,就是哪哪闹了水旱灾,啰里八嗦说到最后就四个字:要钱要粮!
看完这些,朱由校不由得感叹一句“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到处要钱要粮,国库里却能饿死耗子,外面那些大臣自然也“贴心”地给指明了路子,那就是——请发内帑!
一个月前,朱常洛新君即位,一出手就是一百万两内帑,现在刚刚过去一个月又来要内帑,感情国库的钱收的不容易,皇帝内库的钱就是大风刮来的吗?
想到朱翊钧曾说过皇家财产已经统计造册,朱由校觉得有必要找常云要那些册子了,至少心里要有个底,万一哪天内库也能饿死耗子,他也就可以上万岁山了。
朱由校不想去紫禁城,只好让魏朝亲自跑了一趟。
到了下午,魏朝带着八名内侍抬着两个大箱子回来了。
朱由校有些傻眼了,这么多账册,那得有多少家产?难道说这次要发财了?
然而打开箱子之后,朱由校才发现自己想多了,账册多的原因是记录在册的东西多,甚至多少斤铁、几匹帛、几根楠木都一一作了统计。
朱由校懒得去管那些铁啊、棉花啊之类的,他就看金银!
经过一顿忙活,终于核出了内库现有银九百余万两,黄金两万余斤,按市价大约换个三百余万两白银,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除了金银,账册上还有一项让朱由校很感兴趣,那就是属于皇帝的皇庄,他粗略估计了一下,大约有近百处,共有土地三百多万亩。
明代皇庄据说始于明宪宗没收太监曹吉祥的三十五顷庄田,到了武宗时期达到巅峰,面积达到三万七千五百多顷!虽然后来嘉靖皇帝将一部分皇庄改为官田,但依然由太监直接收取皇庄子粒或子粒银,实际上仍属于皇庄范畴。
这些地若是经营的好了,每年带来的收益也将是非常可观的,朱由校曾经说过要靠皇家的名头做生意,这些地不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吗!
当然,朱由校不是要卖地,他是要用这些地生产粮食,然后成立粮食公司,依靠巨量的粮食获利。
有人可能会问了,明末处于小冰河期,水旱灾害频繁,粮食生产受到极大影响,朱由校又如何保证他的地能收获粮食并以此获利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这里穿越者优势和社会调查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那就是种高产抗旱耐寒的农作物!具体是什么呢?土豆、番薯和玉米呗!
明朝中后期,这三种农作物已经先后传入中国,朱由校之前的社会调查也发现了这些农作物的踪迹,相较于中国传统农作物,尤其是旱地作物,这三种农作物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康乾盛世被称为“番薯盛世”正是由于番薯在清朝得到大面积推广的原因。
朱由校曾想过在大明境内大面积引进种植,但后来调查发现,还是有很多困难的。
首先是大明百姓对这些外来物种还是抱有拒绝的态度的,强制老百姓改种也不大现实;其次是这三种农作物现在的抗旱耐寒能力还很一般,虽相对高产,但想要在大面积推广还需要进行品种繁育。
现在发现有这么多皇庄,正好可以用来做新作物的繁育推广基地,还能产出粮食和一些经济作物挣钱,可谓是两全其美了。
当然,这一切现在也只是朱由校的设想而已,如今已经是九月份了,一切只能等明年再去实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