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弹棉花(1 / 1)
冬季,天气冷了,大松又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棉裤,棉裤是开裆裤,大松年底就满两岁了,好在现在可以自己走来走去玩,气温低,大松的脸冻得通红通红的,大松大松妈妈给大松做了一双棉鞋,这样脚就非常暖和松,棉裤是背带棉裤,这样穿着比较稳当。冬天天气晴朗的时候,社员们要给小麦油菜施追肥,当时的化肥很少,一般使用农家肥,浇灌各家各户的粪水,使用有机肥料使庄稼长得更快,大松妈妈身怀有孕,有时候就去庄稼地里薅薅草,做一点比较轻松的活,腊月初七初八,二姑将出嫁,那天将 举办嫁女酒宴,预计客人将有十来桌。
这已经是农历冬月了,该做一些准备工作,家里准备了一头肥猪,有200多斤,在当时来说已经不算小的了,就是给办酒宴用的,有时间床单棉被也要准备,棉花被是请弹花匠来弹的,弹花还啊,是专门弹棉花的师傅,手艺非常好,是一个手艺人在附近十里八乡,大家都认识,以前专门给达官贵人朝廷命官弹棉花,棉被纯是全手工,弹棉花匠,姓许,名红富,富不富不知道,反正会弹棉花。当时的一床棉被大概有八斤九斤重,那时的人不懂科学,认为越厚越保暖,太厚了,暖是暖和,但是压在身上喘不过气来,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后来的人们弹棉被一般的就五六斤重,方便携带保暖效果好。
弹棉花纯属是手艺活,科技含量也不高,但是人们非常需要它,特别是大冬天,十家八家都有弹棉花,制作新棉被,这样冬天才够暖和。弹棉范先打一个大台,称六斤棉花,平铺在台上,就用弹弓在上面反复弹打,使棉花蓬松,不接团,反复敲打两遍,按照棉被的尺寸,在上面铺好线,用运盘在线和棉花上来回运动,运盘直径有两尺大,是实木做的,一般五公分厚,上面非常光滑,运盘在棉花和线上来回的揉搓,这样棉线与棉花就粘在一块儿了,就不会脱落了,一面熨好以后又做另一面, 一上午一床棉被就搞好了,现在使用小型机器做一个小时就干好了。一般弹棉花需要两个人,这样好,有一个帮手,也便于操作。当时许师傅带了五六个徒弟,因为当时弹棉花的需求很大,特别是冬天,根本忙不过来,他弹的棉花蓬松,做的棉衣棉裤保暖性也非常好,所以附近很多人都找他弹棉花。是当地的一块金字招牌。后来也申请非遗了。
给二姑弹了两床棉被作为嫁妆用,自家又弹了两床,家里用。被套床单也去供销社买回来了,都是大红色的,非常喜庆。蚊帐,蚊帐钩,马灯,水桶都已准备好。办酒的宴席也是在自己家里,还要推豆腐,这些都要请人帮忙,提前做好准备,不然到时忙不过来,该准备的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给二姑置办的结婚家具,又全部擦洗了一遍,喷上清漆,这样家具就更加争光瓦亮,看起来更漂亮。所有的加起来大概一共有八九抬,当时川北人嫁女都是有家具的,两个人抬一样算一抬。
大松的爷爷奶奶泡了20多斤黄豆,被用来做豆腐,碾了100斤稻米,30多斤白酒,两条香烟,两斤茶叶,还做了十多个煤油灯,自制了100多双竹筷子,这些都是摆酒席前的准备。
筹备工作正在进行,准姑爷和媒人又过来了,准姑爷手上还是要贴一些礼物,也少不了糖果之类的。他和二姑要去公社办结婚登记,这是结婚前必须要做的工作,去生产队开完证明又去大队开证明,我们就去公社民政处登记。工作人员询问了双方的年龄,家庭住址,政治面貌,身体状况。就给他们填上表格,并拿出两张奖状一样大小的东西,就是当时的结婚证,上面也不需要用照片,男女双方各持一张。就是正式的合法夫妻了。只等摆酒席那一天了。
农村摆酒席提前三个月甚至半年都通知亲朋好友了。当时国情不一样,等这么久是让亲戚朋友有所准备,准备东西,准备钱来吃酒的,亲戚朋友都是要送礼送钱的,如果急忙通知人家是来不及准备的,那是会非常尴尬的。通知的方式都是带口信,那个时候也没有电话,手机,也不写请柬。全都是面对面的通知!被通知的人当天如果没有其他重要的事,都会去参加的。
家里来的客人一定很多,有附近的,有远方的,附近的晚上吃了饭都回家休息,远方的亲戚是要留宿的,当时也没有宾馆旅馆,只有在主人家里歇息。人家当然也有所准备,像附近的邻居借了一些床被,都借来被子就行了,借回来在家里打地铺楼上地下都可以,农村当时的稻草很多,冬天铺在地上也非常暖和,虽然是临时的,但是保温效果还不错,因为人多,大家互相挨在一块儿,也不会挨冻,这有一点像东北的大炕,一般的也就一个晚上。吃完酒席,大家都会各自回家。
这些都是结婚前的筹备工作,都得亲历亲为,也不是用钱就把事办了。有些东西是可以用钱办的,有些东西是用钱办不到的。
二姑,幺姑都非常的忙,结婚前的一些东西准备好,安排好,至于每一个细节都要面面俱到。
还要准备一些零食点心,到了男方家,男方那边还会闹洞房,闹洞房当然就要给烟给茶食,给瓜子。这些工作也提前都要准备。
冬天是寒冷的,但是人心是暖的。二姑忙来忙去,脸上虽然有些疲惫,但心里乐开了花!每天都忙到深夜,白天还要在生产队劳动!聊天时别人总会问二姑,做了多少双鞋,多少鞋垫,绣了几套枕头。缝了几套衣服,当时的人了,都关心的就是这些事。这却是生活必需品,与生活息息相关,也没有其他可以关心的。
天亮了,晨务散去,人们又给庄稼除草施肥,太阳高高的挂在天上,虽然没有那么炙热,但也是给人暖暖的感觉,大伙儿在不忙的时候抽空晒晒太阳, 聊一聊天,摆一摆东家长李家短的事情。偶尔也聊一聊,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些旧闻,因为这些报纸可能是十天半个月以前的了。
这一个冬天不是很忙,温度不高,大家劳动积极热情,所以还是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