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乱世之种(2 / 2)
而当帝皇疲惫的身躯在这年的腊月初五终于到达了他神都的寝宫,来自南地温暖之乡、世家名门之后的贵妃娘娘的玉手暖躯在龙榻之上为他舒展劳病的筋骨之时,这位年轻的帝皇似乎在一夜间苍老了二十岁。
从此,这条归来的黄龙终日盘踞于自己的太清宫殿之上,而殿外,朝野上下窃窃的私语声、无辜将士家属们的秽语声、诸侯王亲们痛苦的哀号声纷纷被天军所镇压,隔绝在了宫门之外。
弘愍帝大业十三年六月十五,花好月圆。
正当曾经的那些惨烈的往事正被人们渐渐淡忘的时候,一辆慢悠悠的马车驶入了晋阳城,被淹没在人潮之中。
而乱世名将的种子,正在这里悄悄发芽。
--------------------------------------------------------------------------------------------------
“今天先生远游,已经不在晋阳城了,你们静下心,为父来考考你们的本事。”
说话的是一个中年男子,即使是在炎炎夏日,也穿着一身玄青色深衣,头戴一顶用黑纱抽丝作边的帽子,他坐在上首,自有一股为官的气度。
“是,爹爹!”
答话的是底下规规矩矩坐着的三个少年,中间年纪最长的那个,姿态雍容,衣饰华贵,自是一股贵族风流,小小年纪,表现得却是像大人般的故作老成。而右边年纪最小的那个虽也是一样的衣着华贵,但却远不如中间少年这般成熟,还是一副孩童姿态。
但是左边这个,年纪中等的孩子,便穿着素朴多了,只是一身寻常百姓人家里常穿的粗布麻衣,虽然干净整洁,但与右边这两个孩子相比,却像是云泥之别了。
“爹爹,今日考什么呢?是先生前日教我们的《五经注疏》么?”最小的那个孩子耐不住性子,仗着自己幼子为人宠爱的身份,率先询问。
中年男子心中不免有些诧异,《五经注疏》虽然是世家子弟之必修,但先生此时就教一群年纪不满十五的孩童研习经文,是否过早呢?
不过他可不敢对此质问,他为三个孩子请的是晋阳有名的儒师,河东大儒齐固生的高徒韩文,他当年在河东求学时就在齐固生的门下听过课,勉强可以算是这位先生的师弟,但与这种入室弟子相比,无疑是差远了。
他正了正身子,理了理自己的思绪,随后笑道:“今日先生不在,为父说是考校,其实也是父子天伦之乐,聊聊天罢了,不必如此正式。这样吧……为父考考你们前朝《太史公书》,如何?”
“好哇!”年少的孩子不禁高声以示欣喜,中间年长的孩子也是松了身子,比起《五经注疏》,《太史公书》显然更受这群少年的喜爱,只是左边这个孩子似乎置若罔闻,呆呆地看着窗外。
中年人随即沉吟起来,虽说不必正式,但若问得浅了,未免显不出自己的水平,而问得深了,难免曲高和寡,孩子们听不懂。这里虽说都是他的孩子,但平时学业自有先生掌管,不许他过问,因此一时之间,他不了解孩子们的水平,把握不住问题的尺度。
心里在几个之前已经选好的题目里权衡了好几遍,最后却是想起了一件旧事,他计上心来,微笑着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