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月考九分像(2 / 2)
“什么时候写完,什么时候放课,放弃的随时可以放课,写完了放到我的书房,记得开头署名,格式我已经交代过了,新生能写多少写多少,不允许交头接耳,不允许作弊,如有发现,逐出草堂”说这些话的时候崔夫子前所未有的严肃。
各位下舍学子已经是噤若寒蝉。
讲完规矩,崔夫子拿着一本书坐到下舍的堂前看起书来。
其实刚入学的新生大多水平和石山差不多,石山目前只会三字经的前半段,可惜的是崔夫子考验的大多都是三字经后半段。
估计石山最多会的也不多,能不能写出来还在两可之间。
按崔夫子的估计可能很快就有人交卷了,毕竟新生进度就在那摆着呢,刚刚讲到三字经中段,会背就难能可贵了,能写下来多少,就看天意了。
因为纸张也需要钱的缘故,大家平时练字有的用石板,有的用木板,有的用砂石,而王青云三人则是用的竹简。
慢慢的竹简也在下舍乃至中舍流行起来。
而上舍学子,也就是那三名童生,王青云还未见过,因为他们都是在家学习,只有每月整十之日才会才来指教,正逢中下舍休息。
所以王青云还未见过那三名童生。
不仅是纸张,墨砚下舍的这帮学子用的也很少,平时都是用水写,这才能节省一些。
正经用纸的机会并不多,磨墨的机会更少。
所以一时之间,下舍学子并没有多少紧张感,大家都在认认真真地磨墨。
墨香瞬间就消散开了。
这种墨香不似前世那种臭味,而是有种草木清香。
前世的墨水大多都是腥臭味,那是工业制成品。
王青云们如今所用的都是人工制成的,即便是最差的墨,也是有种淡淡的香味。
据说高级的制墨师制墨时还会添加阿胶、丁香、松脂等不同物质凝成,故而有不同寻常的香气。
所以墨香是真的有香味,而不是杜撰的,更不是腥臭味。
王青云因为抄书的缘故,经常磨墨,所以手法已经很熟练了。
顶级的墨磨出来是浓而不散,色泛青紫,整体如一,写下来更是力透纸背,颜色如一。
王青云也是将自己的笔墨纸砚摆好,开始磨墨,这些天抄书,陆陆续续用了一些纸张。
剩下的纸张还要继续抄书,但是月考也是需要写到纸箱纸张上边的。
本来特别期待月考的王青云也有些傻眼。
这不正如前世的默写吗?如果没猜错的话,还有听读,不过默写要比听读更难。
因为默写动不动就是整篇文章,这个形式对于经历过前世十多年教育的王青云来说再熟悉不过。
所以王青云一点紧张感也没有,磨好墨,就开始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