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各方算计(1 / 2)
看着陈王用诧异的眼光看着自己,杨仪微笑道:“呵呵,属下是想到了杨洛常说的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是看不到,只是为了一己私欲,故作看不到而已,一切阻碍太子将来登鼎的人,都是他们的敌人。他们已经付出了一切,不容有失啊。”
陈王微微一愣,继而也脸上也带上了笑意,道:“开始把他们带在身边一是杨洛救过我,想着顺手帮一下,二是实在无人可用,算是一步闲棋。若是他们真的做好了,是意外之喜,若是不堪大用,那就叫温厉他们回来,那个店铺就当是给他们当做生存之本吧。毕竟他们还小,阅历不够,做不好很正常。”
“属下本想着杨洛聪慧,培养几年,必然是王爷得力助手。不过玉不琢不成器,王爷如此历练于他,说不定他会给王爷带来个惊喜呢。”
“哦,对他这么有信心?”
“不知王爷发现没有,杨洛出身乡野,未有名师教导,文不成、武不就,可他却天生有一种亲和力,让人相信他。而且,他似乎非常自信,王爷交给他那么大的担子,他才十六岁,就敢接下,依属下看来,可不是他无知者无畏,而是他相信自己能做好。属下似乎有种感觉,王爷这一步棋或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哈哈,我也希望你的感觉准。”两人说着话,车驾一路不停,回了王府。
“王爷回来了,午饭都准备好了,饿坏了吧。扬大人同王爷一起用饭吧,刚好陪王爷喝两杯。”刚一进府,王妃赵氏就迎了出来。
杨仪不敢怠慢,连忙施礼道:“杨仪见过王妃。”
赵氏只是普通人家女儿,她父亲是一位先生,名声很好。陈王外出游玩的时候无意遇见,对赵家小姐一见钟情。陈王在朝中就是可有可无的存在,他娶一介平民女儿竟没招来反对之声,就连皇帝也点头应允,可见他以前对朝堂和皇帝来说多么的不重要。
两人婚后恩爱有加,到现在陈王也没纳妾,就王妃一个女人。两人育有一子,今年刚两岁,一个奶娘在后面抱着。
小家伙看到爹爹,张牙舞爪的从奶娘身上下来,小跑到陈王近前,抱着他的腿,举着小手,口中撒着娇:“父王,抱抱。”
看到儿子,陈王忘记了朝堂的不快,笑着抱起儿子,摸着他的脸蛋道:“今天乖不乖,惹母妃生气了没?”
“没有,我很乖,父王,用饭。”小家伙长的眉清目秀,加上最近天凉了,身上穿上了一件红色的薄袄,宛若一个画中童子。
“好,用饭去,杨仪,陪我喝两杯。”抱着儿子,笑着招呼杨仪。一旁的王妃笑着看着父子俩,眼中满是柔情。
陈王府是温馨满满,太子府是人声鼎沸。一下朝,太子党一众人就都聚到了太子府,商量着怎么应付即将回京的齐王。
楚国六部,礼部由楚氏宗族、当今皇帝的五弟楚怀庆担任尚书,此人曾同当今皇上出生入死,乃是皇上亲信;工部尚书余长青在前朝时曾经受过皇上的恩惠,心里只有当今皇上,忠心不二;吏部尚书郑文通跟皇上是同一个老师,两人相交莫逆,吏部负责考察百官,位置重要,此人能一直稳稳把持这个位子,可见皇上对他的信任;这三部都是帝党一方,根本不参与太子与齐王相争。
兵部尚书陈元海与齐王妃父亲永宁侯石宣乃是生死之交,就是齐王夫妇的婚事都是由陈元海牵的线,陈元海也是齐王在朝中的的第一助力。
至于剩余两部就是太子的天下了,户部不用说了,严家与太子唇齿相依,荣辱与共;至于刑部尚书商英,那是个最会投机的人,当今就是投对了人,官路一直顺风顺水,一路平步青云做到刑部尚书,太子一直地位稳固,郑文通早早就投靠了太子。
至于什么督察院、大理寺等等,有的站了队,也有的四处逢源,谁也不得罪。诺大个朝廷,现在是派别分明,争斗不断,若不是当今皇帝还算英明,朝廷怕是已经一塌糊涂。
原本在太子一党眼中齐王只是一介武夫而已,不值得大动干戈。没成想齐王一方势力越来越大,现在已经有了压不住的趋势,所以太子党才不择一切手段的压制齐王:只要是齐王一方提出的,不管对错,一律反对。
什么利国利民,什么朝堂稳定。若是有朝一日太子登鼎,他们都有从龙之功,若是败了,他们怕是要统统滚蛋,给别人腾位置。
太子楚承恩高居上座,面带不虞之色。楚承恩今年三十有二,器宇轩昂,颇有风度。从小就喜欢舞文弄墨,擅长丹青。在小时候曾说过:武夫马上开天下,文人提笔治朝堂。令文官一方欢欣鼓舞,不加余力的支持太子。
太子还在参加文人聚会时说过:当权者应与天下士子共治朝堂。至那以后,士子归心,文官们把太子吹的天花乱坠,甚至还说他有圣人之像,把他视为大楚未来中兴之君。
可现在太子的地位遭遇了挑战,来自齐王的压力令他夜不能寐,俊脸紧紧绷着,没有一丝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