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纸上谈兵(1 / 2)
刘泽熙心里暗忖,这不就是跟QQ里加我那人说的一样吗?以前怎么没注意过还有这公司,既然门开着,进去看看。
夏可可看到刘泽熙站在原地看着那个投资公司的:“泽熙看什么呢?”
刘泽熙道:“我们看看这个投资公司,昨天有个客服加我。”
说着,刘泽熙把昨天的事情给夏可可讲了一遍。夏可可说:“眼见为实,咱们这边既然有公司,就别在网上瞎搞。”
刘泽熙皱眉说道:“我以前没什么印象这里有投资公司,走吧,先进去看看。”
进门以后,大厅里没有人,刘泽熙礼貌地问了下:“您好,有人吗?”
就听后面办公室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有人。”
随后就看到一位大高个,30多岁,戴着一副无框金丝眼镜的中年人,从办公室里快速地走了出来,边走还边问道:“你好,有什么事吗?”
刘泽熙看着来人回答道:“您好,我看咱们这是投资公司,我最近想投资,就进来了解一下。”
中年男人看来的人一男一女,学生模样,并没有敷衍,而是兴致勃勃,说道:“你们是学生吧?”
刘泽熙和夏可可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中年男人接着说:“以前做过交易吗?”
夏可可摇头,而刘泽熙犹豫了一下点点头。其实刘泽熙严格意义上说,以前没有做过任何交易,点头也是因为最近自己学了很多交易知识,和那一笔赚钱的乌龙理财给了他底气。
中年男人看向了两个问题,二人都没说话回答,只是摇头点头,心里想着:“现在的学生还真是捉摸不透,不过年纪轻轻就想做交易的可不多。仔细了解一下,看看是不是交易的苗子,如果不是,就泼盆冷水打发走。如果是个交易的苗子,我也可以点拨点拨。”
中年男人顿了一下说道:“怎么看你俩这么紧张,来坐。”
说着便向大厅里的会客区走去,刘泽熙和夏可可跟在后面。中年男人看着二人坐下,他又转身去旁边的饮水机上接了两杯水端过去。刘泽熙夏可可都站起来双手接水。
刘泽熙和夏可可也不知道,为什么在看到这个中年男人之后,下意识地变得拘谨起来。
中年男人赶紧又一次招呼二人坐下,这才坐下说:“跟二位介绍一下,我叫廖强,是这家公司的老板,今天我们还在放假,我闲的没事来公司转转,没想到遇到二位,相遇就是缘,这是我的名片。”说着习惯性地从口袋中掏出名片。
刘泽熙双手接过名片,看了一下,微笑地点了下头。说道:“廖总您好,没想到您亲自招待,我们真是受宠若惊。”
夏可可也不失礼貌地打了声招呼:“廖总您好。”
廖强看这二人有礼貌,态度谦逊,也不自觉地和蔼了些。
刘泽熙说道:“今天过来纯属巧合,我是学金融的,今年刚大二,但是对交易感兴趣。之前在银行买纸白银,最近在学习投资交易的时候,有一个广东的客服加我,他们也说是天津贵金属交易所会员。而且把我拉进群,等老师喊单。”
廖强一直认真听着刘泽熙滔滔不绝的讲述,其间没有插话。
刘泽熙说的感觉口干,喝了口水,最后说:“毕竟是真金白银的投资交易,网上的我还是不放心。”
廖强听后想了想,他并没有急着介绍自己公司主做的产品,也没有解释他这家公司和广州的公司有什么区别。而是问道:“你觉得做交易能赚钱吗?”
刘泽熙:“当然可以。”
廖强又问:“那你能承受亏得血本无归吗?”
刘泽熙:“这个……承受范围内的亏损可以接受,血本无归太夸张了,我可能接受不了。”
廖强:“做交易,首先得考虑亏损在自己承受能力范围内。血本无归在期货交易市场中很常见,而带有杠杆的金融衍生品更是危险重重。”
刘泽熙认真地听着,虽然是第一次与廖强见面,但廖强所说的话,他一字不差地都记在心里。
廖强先是不断地在用亏损的实例刺激着刘泽熙和夏可可的神经。也不管他们能不能接受:“我这去年有一个客户,自以为炒了几年股票,已经很厉害了,但是做贵金属,就一个晚上亏光了所有本金。这样的结果你能承受吗?”
刘泽熙听后,心里确实打了退堂鼓,因为这是对未知的恐惧。
但是想到要兑现自己给夏可可的承诺,他也决定再难都要试一试,就用2万,亏完就罢手。
刘泽熙看了看夏可可,又看了看廖强,说道:“我……还是想试一试?”
看刘泽熙这么说,廖强也没有再打击他的信心。而是开始对刘泽熙的交易水平进行了解:“面对盈利时,你会怎么操作?”
刘泽熙侃侃而谈:“盈利的话我会耐心持仓,边涨边卖,分批获利。”
廖强听后,摇了摇头。但并未指出这个回答哪里有问题。
随后又问了几个在交易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比如:当亏损时是继续补仓?还是坚定止损。
刘泽熙的回答依旧如教科书般,最后廖强对刘泽熙的水平大致得出了一个结论:“纸上谈兵!”。
没错,纸上谈兵就是刘泽熙当下的真实水平。
整个交谈大多都是廖强提出问题,刘泽熙回答。
但是廖强也注意到,提问的时候,在刘泽熙的眼神中看得出他在快速思考,虽然答案如教科书般完美,但是也恰恰体现出刘泽熙没有实盘交易经验。
真正有丰富交易经验的交易者,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所做出的反应有时候是反人性的。
因为不管是股票还是期货,所有能看到的K线图形都是主力想让散户看到的。
廖强见过太多客户,要不是反应迟钝,脑子跟不上行情,总是后知后觉。要不就是主观意识太强,听不进去意见,做错之后没有反思,总是找各种理由,将失败的原因推给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