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抢来东宫的官职(1 / 2)
周永宁走进了暖阁,里面的情况与往常没有什么两样,东林党官员又在暖阁里吵来吵去。
为了各自的利益,党同伐异,整天不想着为朝廷做些实事,只想着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权夺利。
崇祯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争吵个没完的东林党官员,每天都感到头大。
简直是在浪费时辰,还不如去一趟东宫,翻一翻皇后娘娘整理出来的账本。
崇祯看着周永宁走了进来,脸色缓和,终于来了一个可以搅局的人了,浑浊的朝堂变得更加混乱。
周永宁走进暖阁的一瞬间,东林党官员霎时间安静了下来,全都扭过头,盯着周永宁不说话了。
东林党内部平时吵个不停,遇见了周永宁,却又要一致对外了。
东林党官员知道周永宁这一次来者不善,携带着辽东边关的战功过来,又要从东林党的手里抢走东宫的官职了。
东林党官员一个个严阵以待,做好了充足的准备,随时抹去周永宁的功绩。
“咳咳。”
周永宁轻咳了两声,看着突然安静下来的东林党官员,趾高气扬的说道:“本伯爷这一次前往辽东边关,不负皇恩,监察辽东边关的将领斩杀了一千多名女真人,立下了赫赫功劳。”
东林党官员早就预料到周永宁会在暖阁里表功,一个个摩拳擦掌,就等着他说出功劳以后,用各种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抨击。
本以为周永宁直接说出在辽东边关立下了功劳,东林党官员这个时候就可以站出来了,从这句话里挑周永宁的毛病。
这句话虽然没有说是他自己立下了功劳,却也没有提到辽东边关的将领,东林党官员完全可以借着这句话抨击周永宁想要霸占边关将领的功劳,挑拨他和辽东边关的关系。
东林党官员准备了一堆说辞,只能憋屈的咽了回去,周永宁居然说了监察两个字。
这么一来,立下赫赫战功的人便是辽东边关将领了,周永宁只不过是占据了监察的功劳。
真正监察辽东边关的那人是褚宪章,作为监军太监,监察辽东边关是褚宪章的本职。
周永宁这句话,相当于抢走了褚宪章的一部分功劳。
东林党官员顿时又亢奋了起来,尤其是接过了宋权的官职,从六部郎中调到都察院御史的王弘祚。
各种挑拨离间,几乎就要脱口而出了。
王弘祚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恨恨的看着周永宁:“还真是奸猾,谁都知道方正化、褚宪章两个在外统兵的将军太监,一直是唯周永宁马首是瞻,别说是抢走功劳,就算是把监察的功劳全都送给周永宁也愿意,只要能够从他手上多带走一些奇技淫巧。”
周永宁看见周延儒身边换了一名御史,心里犯起了嘀咕:“看来周延儒这一回又是找来了一名口蜜腹剑的无耻官员,取代宋权的位置,成为他手里的一把利刃了。”
周永宁没有在乎,自顾自的说了起来:“臣弟这一次前往辽东边关,可以立下赫赫战功,离不开身边推官的辅佐,朝廷向来是有功就赏,还请陛下赏赐了这些功臣,免得遭人说闲话朝廷有功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