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搜罗罪证(2 / 2)
只要能够帮助打仗的兄弟们挣来更多的奇技淫巧,脸面算什么,让他卖屁股都愿意。
周永宁喝进嘴里的贡茶,差点喷了出来,瞪了一眼褚宪章说道:“这次让你来没有什么别的大事,永平府义仓里的土豆应该还有不少,运一批给开平中屯卫的老百姓。”
各府义仓储备的粮食,全都是用来在灾年赈灾的粮食,任何人不能擅自动用。
即便是两京十三省的布政使,作为一方封疆大吏,想要动用义仓里的赈灾粮食,也得给朝廷里写一份奏章。
周永宁所说的义仓土豆,完全不一样了,不是官府用来赈灾的义仓,而是孙传庭单独修建的赈灾义仓,属于民间义仓。
官府里的那群硕鼠是什么德性,孙传庭比谁都清楚,到了灾年说是开仓放粮。
义仓里不剩一粒粮食,要么是早就亏空了,要么就是趁机卖给了粮商聚敛钱财。
民间义仓大多也没有什么好下场,都会被官府里的硕鼠用各种借口给征用了。
孙传庭修建的义仓就不一样了,说是民间的义仓,却修建在卫所的粮仓里。
借给那些官府里的硕鼠十个胆子,也不敢把爪子伸进孙传庭的口袋里,伸进去一只手,就会砍掉他们的脑袋。
起用义仓土豆的过程十分繁琐和麻烦,即便是在辽东边关地位和名声都足够的曹文诏,想要起用义仓里的粮食都要给宫里写一封奏章。
就算是写了,能不能同意还是两说。
褚宪章就不一样了,他本来就是宫里的人,又是辽东的监军太监,有着先斩后奏的权利。
砍下一名总兵的脑袋,在边关那是了不得的大罪,到了宫里不过皇爷训斥两句罢了。
动用义仓的土豆,对于褚宪章来说再简单不过了,都不要他亲自出手,直接派他的干儿子去一趟义仓就能轻松解决这件事。
宫里的太监们,现在最想见到的一件事,就是国舅爷有事找他们去做。
虽说只是一件小事,褚宪章却表现的一脸肃穆:“国舅爷放心,奴婢这就亲自去一趟开平中屯卫的义仓,亲手把粮食分发给开平中屯卫的老百姓。”
东林党官员在开平中屯卫大肆的开辟煤窑,闹的是沸沸扬扬,由于是紧邻着山海关的永平府,褚宪章早就知道这件事了。
在他的预料里,国舅爷周永宁应该会去多管闲事,期待了大半个月,终于等来了多管闲事。
褚宪章喜滋滋的拱手道:“国舅爷放心,只要奴婢也去了当地,绝对不会让老百姓再饿死一个人。”
要说作恶多端,宫里的太监坏起来谁都比不上。
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太监只要用心办事,办的比谁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