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有的了人选(2 / 2)
东林党官员坐在官署衙门官署衙门里,翘首以盼了几天,始终没有等来周永宁举荐的太子冼马,全都放心了。
“太子党底蕴过差,即便是把太子冼马让给周永宁也吃不进去,只能乖乖吐出来。”
“就太子党那三个瓜两枣的人,大部分都是寒门读书人,哪里有资格担任司经局的太子冼马。”
“等到下次早朝的时候,太子党还举荐不出来合适的人选,咱们就以东宫官职不宜长久闲置为借口,再次举荐东林党的人。”
东林党官员达成了一致意见,静静等着下一次早朝的到来,却有了其他心思。
东林党喜欢党争,不仅仅是针对周永宁这样的外人,内部党争十分激烈。
詹事府太子冼马经过周永宁的一番胡闹,空缺了出来,那些想要入阁拜相或者外放出去为一方封疆大吏的官员,有了争夺太子冼马的心思。
周延儒的官邸立即变得门庭若市了起来,很多官员争着去给他送去一份孝敬。
目的只有一个,无外乎太子冼马。
周延儒在东林党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一锤定音,只要他同意了并且许诺了太子冼马的官职。
十拿九稳了,基本上就会由那人所担任。
眼看第二天就要举行早朝了,暖阁里的东林党官员精气神十足,一个个满面春风,像是家里发生什么大喜事。
随着周永宁走进暖阁,东林党官员在看到他的一瞬间,脸色难看了很多。
想到周永宁举荐不出来担任太子冼马的名士大儒,脸色缓和了,勉强不摆着一张臭脸。
周永宁没有在意东林党官员的情绪,朗声说了一句:“臣弟已经想好了太子冼马的人选……”
还没等他把话说完,东林党关员发出了嘲笑的声音,讥讽起了他的满嘴胡言。
“呵呵,你倒是说说举荐谁,足够堵住满朝文武的嘴。”
“你可别说茅元仪的父亲,他爹茅坤再有名声是一位海内鸿儒,也与他没有任何的关系。”
“本官就不信了,你今天能够说出一个让所有官员信服的名字来。”
就在东林党官员笃定周永宁说不出来的时候,周永宁昂着脑袋说道:“臣弟举荐孙元化。”
这句话一出,顿时就让东林党官员哑口无言了,再也不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来。
心里暗暗懊恼,怎么把孙元化给忘了。
孙元化的名声虽然没有他的恩师徐光启响亮,但也是一位声名鹊起的名士,再加上恩师又是内阁宰辅。
担任詹事府的太子冼马,任何人说不出回绝的话来。
东林党官员满肚子的期望,无疾而终了,脸色比起刚刚失去太子冼马的时候还要难看得多。
一个个拂袖而去,气愤不已的离开了暖阁,只能坐在各自的官署衙门里大骂周永宁的混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