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稿费制度(2 / 2)
他的名望在数千乡老里很大,穷苦程度也是数一数二。
有了这上万两银子不仅能给他儿子娶媳妇了,还能重修家里的祖坟,彻底光宗耀祖了。
从此摆脱穷苦的身份,子子孙孙都不用再受苦了,实现他这辈子最大的夙愿。
让子孙后代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机会就摆在眼前,许仲琳反而是怒不可遏的说道:“我许仲琳就是饿死,儿子这辈子都娶不上媳妇,也不会要你一厘银子。”
周永宁似笑非笑的说了一句:“这些卖书的稿费,是你自己不要,可不是本伯爷不给你。”
稿费?
许仲琳等乡老们一开始没明白是什么意思,又是一个没听过的新词,仔细琢磨了几遍很快就明白了。
京城人说的这个稿费,应该就是卖了封神演义所赚来的银子。
许仲琳等乡老们明白了以后,却要更加糊涂了。
数千乡老面面相觑,难以置信的问了起来。
“稿费?咱们不记得许大哥印刷了大批的封神演义,卖给京城里的读书人。”
“封神演义有几十万字,印刷一本少说也要一两银子,许大哥要是有银子哪还用得着来紫禁城告御状。”
“再者说了,这年头卖书都是书馆挣钱,从没有分钱给别人的道理,何况是足足一万两银子。”
许仲琳自己也不相信,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要用稿费两个字来糊弄人了,肯定又是你想的隐晦贿赂方式,想要用一万两银子平息了数千乡老来告御状。”
周永宁见许仲琳等数千乡老一脸的质疑,倒也无可厚非,毕竟这个世道可没有稿费一说。
更没有版权的意识,书馆卖了《封神演义》赚的银子全归自己。
周永宁指了指附近不远处的一家官营书馆:“你们来京城不少日子了,应该从老百姓嘴里得知了本伯爷的名声,本伯爷虽说不是个东西,却从来没坑害过老百姓。”
数千乡老点了点头,这句话倒是真的,周永宁在仕林的名声不怎么样,在老百姓里却是个清官。
数千乡老因为他在老百姓里的名声,渐渐放下了戒心,认为他是受到了宦官们的蛊惑。
许仲琳叹了一口气:“国舅爷以后尽量远离宫里的宦官们,免得被他们当枪使。”
毛承斗沐天波:“……”
哪里是周永宁被当枪使,分别是宦官被当枪使。
这还不算,还给周永宁背下了一口又一口的大黑锅。
到头来,还要被骂作蛊惑了周永宁。
太惨了。
周永宁没有去解释,拉着许仲琳就往官营书馆走:“给你说了也不相信,那就亲眼看看,这上万两银子的稿费是从那里来的。”
鉴于周永宁在老百姓里的好名声,许仲琳决定给他一个辩解的机会,澄清他在乡里老百姓里的污名。
许仲琳便没有挣扎,任凭他拉着补丁袖子,走进了占地很大的官营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