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解决的办法(2 / 2)
“痛心疾首啊!到时候就有了治理地方的本钱,攻打下来大片疆土交给读书人来治理。”
崇祯沉了脸,倒不是听信了东林党御史们的抨击,因为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实。
只是……
印刷作坊每年能给宫里带来上百万两银子的收入,相当于多出了一省的税银用来赈灾。
不关闭了大明官营厂作的印刷厂,导致严重后患。
关闭了,又能拿出什么来填补国库空虚的财政。
一时间陷入了两难。
周延儒瞥了一眼周永宁,见他一直不说话,想必是说不出任何托词了。
周延儒乐呵呵说了一句:“周永宁总是能在危难的时候绝处逢生,想必这次一定会有应对的法子,陛下不如询问周永宁的意思。”
这话一出,顿时引起了东林党官员们的一阵哄笑。
“当然有办法了,那就是关闭了所有的印刷作坊。”
“依照现在的形势来看,周永宁站在了所有寒门读书人的对立面,只有一个法子能够解决这件事。”
“要么是寒门读书人死,要么是周永宁死。”
崇祯皱着眉头问道:“难道就没有合则两利的法子。”
合?
周永宁和寒门读书人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你死我活地步。
还怎么合,难不成让全天下的寒门读书人活生生的饿死。
崇祯叹了一口气:“实在没有办法,只能……”
还没等他把这句话说完,周永宁站了出来,信誓旦旦说道:“怎么就没有合则两利的法子了,只要陛下去一趟大兴县,就能解决这件事。”
东林党官员已经看出了周永宁的意图,大致猜到了他的想法,直接揭露了他的真面目。
“陛下不能去,周永宁这是在陷陛下于不义。”
“不错,两京十三省各个县衙的义仓遭到了寒门读书人的围攻,不得不开仓放粮赈济寒门读书人。”
“周永宁的法子肯定是与义仓有关,是想让陛下下达命令拨出一部分义仓里的粮食,养着没有活路的寒门读书人。”
涉及到了义仓,这是谁都不能触碰的底线。
崇祯的脸色彻底变了:“现在是从没有过的灾年,各种旱灾水灾连年发生,谁给你们那么大的胆子敢开仓放粮。”
东林党官员把周永宁不停扯到义仓,借着义仓这件事彻底摁死周永宁。
但是令他们怎么都没想到的是,都涉及到朝廷的底线了,崇祯还在那护着自己的小舅子。
东林党官员彻底无语了,一个个在心里暗骂崇祯的昏庸无能,一心宠幸外戚的昏君。
如果换成是大宋朝的天子,哪能容得着周永宁对士大夫们如此的放肆,早就随便捏造了一个罪名把他关在大牢里一辈子了。
周延儒都有些无奈了:“陛下不能在这个时候再袒护周永宁了,现在最紧要的是解决两京十三省的民怨,既然周永宁说他有办法,那咱们就去一趟大兴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