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读书人的衣食所系(2 / 2)
难不成,扳倒周永宁的机会。
就在今天。
周延儒放下手里的豆青釉盖碗,乐呵呵说道:“在座的各位都是官绅出身,家里有不少的田产,基本上都能可以说是衣食无忧。”
东林党官员点了点头,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如今的官场上不送银子就连举人都考不上,更别说做官了。
做了官以后又是各种孝敬,家里也没有上千亩良田,都不好意思出来做官。
寒门子弟整天在为吃饱饭发愁,连肚子都填不饱,哪里来的银子孝敬科举的主考官。
就算是这名寒门子弟的聪慧程度异于常人,接连通过了乡试和会试,意气风发迈入了官场。
官场的现实,将会彻底打击寒门子弟的豪情壮志。
想要凭借清廉升官?现在的朝廷已经不是过去的朝廷了,是东林党把持的朝廷。
不按照规矩孝敬银子,随便一个借口就能让官员的考评每年都是末等,再是清廉也升不了官。
就算是状元外放也得从县官做起,东林党层层把持着官场,状元再是清廉只要陛下看不到,上达不了天听,又有什么用。
还会落下一个不团结同僚,性格孤僻的平语。
陛下又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一直坐在深宫里,稍微说上几句谗言就能毁了一位状元的官途。
寒门子弟进入官场之后,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融入东林党。
周延儒等到在场东林党官员想通了这里面的关节,乐呵呵说道:“寒门子弟赚银子的营生就那几个,要么是去当个私塾先生,可是私塾就那么几个,还有官绅子弟与他们抢营生。”
东林党官员又是不停的点头,关官绅子弟倒不是贪图那两个银子,再说了当个教书先生也挣不了几个银子。
为的只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名声,在科举主考官眼里提高一些印象。
同样都是送银子,主考官只会提拔更加有用的读书人,作为在官场上的党羽。
东林党官员听到这里已经有些明白了,脸上不免出现了幸灾乐祸的神情。
“另外一条营生就是抄书了,读书人抄卖的书籍,比较便宜。”
“再便宜也没有周永宁的印刷作坊便宜,字迹还清晰,如今甚至出现了书法大宗师的字体。”
“哈哈,周永宁这是断了天下寒门读书人的活路,他的名声彻底完了。”
周延儒的神情有些意味深长,乐呵呵说道:“名声完了不算什么,虽说周永宁现在一门心思招揽寒门读书人,重要的是会引起民愤。”
东林党官员眼睛亮了,只要引起了民愤,再加上如今大明各地到处都是流寇,不知道要惹出多大的乱子来。
到了那时,崇祯只有一条路可选,把周永宁关在孙承宗的私塾里,平息全天下的民愤。
还要承诺从此不再印刷廉价又清晰的书籍,免得毁了全天下读书人的活路。
刘汉儒深深的敬佩了:“这就是读书人的百万漕工衣食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