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彩蛋·盛世衰亡3(2 / 2)
只是,除了这件事,杨国忠基本就没有做过什么对的事情。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宣称要讨伐逆贼杨国忠,麾下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
【当时唐朝内部承平日久,民不知战,在安禄山挥兵而下时,不少地方迅速被攻克。加之当时唐朝的兵力情况为“外重内轻”,精锐尽皆戍守边疆,因而各州县更无力抵挡安禄山的兵锋。】
【李隆基起初还不愿相信,过了几日才承认安禄山造反,开始处理此事。】
【他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平卢节度使,防守洛阳,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东征,讨伐安禄山。】
李靖道:“此时最好的办法还是坚守要塞关隘,等待安禄山兵疲、军心动荡,也等待边关精锐士卒回援。”
毕竟,此时大唐外重内轻,有多少真正能够作战的精兵还不知道,但八成是要就地征兵——但国内久不见战争,百姓还有多少关于如何战斗的知识?
而安禄山麾下的,是真真正正戍守边疆、作战序列的兵卒!
“朕知晓。但……”但是,早已被荣华糊了脑袋的李隆基知道吗?
不说别的,战报传来的第一反应居然是不相信,硬生生拖了几天才开始处置……若早一天下命令,作战就能更从容一分,李隆基还真是……
【高仙芝、封常清临时在长安、洛阳募兵,得到的是缺乏战斗经验的普通百姓,而且他们已经没有训练的时间了。
于是,唐军战事不利,安禄山十二月就攻入洛阳。
在这样的情况下,封常清和高仙芝退守潼关,退守潼关的安西节度使封常清、高仙芝采以守势,坚守潼关不出。】
【此时,李隆基:甲.催促二人尽快出兵
乙.相信身经百战的二人,让他们自行决定
丙.听了监军的报告,阵前斩杀二人】
贞观年间。
“!”李世民恍恍惚惚,他好像懂了之前赵匡胤看到宋朝选项时的心情了。
那就是一种,你知道他绝对不会选最正确的方法,但你觉得他也就是搞出一些不利的事情、自认为做好了心理准备,结果,在看到神迹给出的选项后,才知道,原来还有很多事情都是你这个正常人想不到的……
他眨眨眼睛,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
不用过多分析,当神迹的丙选项出现后,就注定了结果——只能是丙,或者说,只能是最离谱的那个选项。
为什么啊!为什么这个世界上会有这么离谱的事情啊!为什么这样离谱的事情会发生在朕的大唐!
武周。
武瞾这次是真的被震惊到了,她调整了一下坐姿,好让自己能够把李隆基看得更清楚。
李隆基感觉女皇看着自己的眼神越发奇异,不由有些发抖。
他也想哭。他也完全想不明白那个自己怎么能够做出这样的事情……
“阵前斩杀……”武瞾声音沉沉,“你是怎么想的?”
【封常清、高仙芝退守潼关后,监军边令诚一再索贿不成,就像李隆基进谗言,无限二人无故弃地、贪污粮饷,于是,李隆基命边令诚在潼关监斩二人。】
神迹的画面换到了潼关,那是边令诚小人得志、丝毫不顾忌国家危亡的得意,是跟随高、封二人的潼关士卒们高呼冤枉的声音,是二人背负污名而死的不甘和对唐朝的赤诚忠心。
【封常清和高仙芝死后,李隆基又启用了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命其领兵镇守潼关。当时哥舒翰已经因为中风而在家休养。】
【这次,镇守潼关能够成功吗?甲.能,哥舒翰能谋善战,李隆基也应当吸取了教训
乙.不一定,哥舒翰没问题,但李隆基可能会催兵
丙.不能,李隆基一定会催促】
武周。
李隆基的眼泪真的落了下来。
这时的他尚且年少,对待有为将领也有一份尊重,可封常清和高仙芝含冤而死、还是被那个小人边令诚监斩,这是何等的羞辱!何况,阵前斩将,会造成多么大的负面影响!那个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
更让他惶惑的,是神迹接下来给出的选项。
难道,那个自己一点教训都没有吸取到吗?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斩杀二人是错误的吗?
他知道,那个自己若是决意催促,哥舒翰必然会出兵——有了封、高二人的例子,还有谁敢于违抗命令?
唐朝,武德年间。
“大唐危矣,危矣——”李渊的眼泪也流了出来,潼关不能丢啊,丢了大唐真的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连中风休养在家的将领都被调出来领兵,大唐的混乱可想而知。
“李隆基不可能做出正确决定的。”李世民道,“他已经慌了,慌得六神无主,慌得不知如何是好。”不然,也不能那么随便就决定斩杀两名将领。
太安逸了,大约除了登基,就没有受过什么挫折,顺风顺水,结果真的发生事情后却扛不住。
【哥舒翰同样是名将,后来唐德宗对其子哥舒耀说:尔父在开元时,朝廷无西忧。】
【他与高仙芝和封常清做出了同样的判断,那就是应当据守潼关。这个办法是有效的,安禄山进攻数月都无功而返。】
【安禄山认为,想要打下潼关,必须诱哥舒翰出关,于是将精锐隐藏,让下属崔乾佑将老弱病残的士卒屯于陕郡(河南三门峡市)。
只是,这个方法没有引诱到哥舒翰,倒是引诱到了李隆基。十五年五月,李隆基接到叛将崔乾佑的情报,就遣使令哥舒翰出兵收复陕洛。】
【哥舒翰立刻上书,阐明安禄山的计策和自己的计划,而在河北作战的郭子仪、李光弼同样认为应当继续坚守,不可轻出。】
【但是李隆基大约还是认为应当赶紧除去安禄山,加上杨国忠怀疑哥舒翰是想要保全自身,最终,李隆基强令哥舒翰出关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