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 军史小说 > 历史直播:从神奇的太宗们开始 > 第89章 后续·彩蛋

第89章 后续·彩蛋(1 / 2)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反派儿子别太拽,妈有伞  重生之我为妖皇之子  末世:开局忽悠校花亿万小金库  相爷,夫人说碧落黄泉生死不见  让你好好上学,你成了泡菜总统  修仙:从点石成金开始  末世之三合一系统  我转生后竟然变成了精灵族少女  让你开挂,没让你开一万个挂  旁门左道得永生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久久不语,泪流满面,无声无息。

没有人说话,纵使知道此事应当对皇帝进行劝解,但却没有人知道该说什么、能说什么,相反,他们自己同样喉头梗塞。

前面的内容都很好,后世认同了陛下,赞赏了陛下的高尚仁德与恢弘治世,哪怕朝代更替,时移世易,陛下的光辉都不曾衰减。而跟随陛下征战四方、治理朝政的他们也必然同样名留青史。

这世上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但是,其后的内容……

陛下的恩泽悠远绵长,即使到了大唐衰微无比、动荡已久,就连百姓都早已忘却往日荣光、只求一地容身的时候,还依旧能够给予大唐最后的庇佑。

他们应该高兴的。

这样的事迹,不正证明了他们选择和做法的正确吗?以民意为天命,励精图治,广拓疆土,重视民生,他们的努力、陛下的努力是有回报的!即使到了国家存亡之际,依旧有人愿意为了陛下来再做一次努力。

但他们到底高兴不起来。

大唐要亡了啊!虽然神迹中郑畋以凤阳为根基,击退了黄巢的军队,守住了京西之地,但所有人都清楚,那也不过是大唐末路中最后的回光返照罢了,最终的结局已经无法逆转。

何况,郑畋奋战多日,神迹中也只说他“守住了京西之地”,京西之地,而不是京城。那隐含的内容是什么?长安又会是何等惨状!

他们可没有忘记宋太宗的故事中,那个关于黄巢起义的诗句——“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在一片令人不安的沉默中,还是李世民收拾好心情,没有怒骂,只缓缓开口:“大唐应当感谢这些将士们。”在那个风雨飘摇、明眼人都知道大唐气数已尽的时候,还愿意最后一搏——不管他们当时究竟是怎样想的,都值得大唐的感谢。

他眨眨眼睛,将泪意收敛,他怎能不为之动容?一曲《秦王破阵乐》,到最后依旧有人记得他,这就是他奋斗一生想要的最好结局!不,不能说最好结局,这样的深远恩泽,甚至是他从未想过的。

见大臣们也逐渐收拾好情绪,李世民肃容正色:“君为民而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是有心的,朝廷的一举一动他们皆能感知。朕欲修习德行,以求荫蔽后世。”

数百年后的黄巢起义太过遥远,如今就连所谓的藩镇割据都未曾发生,他实在无法强求后世如何。如今能够做的,也只能是加强自己的德政善行,护佑百姓,以求恩泽后世罢了。

在场的贞观重臣们纷纷整衣敛容,郑重行礼,接下了皇帝的话。

唐朝,开元二十年。

对于后代子孙居然搞出来黄巢起义的事情,李隆基十分愤愤不平:“朕怎么会有这样无能的子孙!怎能让那黄巢成了气候呢?”

虽然他现在已经懈怠不少(当然他自己不这么认为),但基本的水平还在,特别是在这种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上,他的判断水平并没有下降。显然,能够让黄巢搞出如此阵势,大唐的问题远非一两日,而是日积月累而成。

因而,他的愤怒也从此而来——有问题怎么不早点解决?怎么就拖到了这种积重难返的程度?朕怎么会有这样的子孙!

不过,回想起之前听到过的什么藩镇问题,他隐隐有些不好的预感,这个藩镇到底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很明显,这就是日后导致大唐山河日下的一大原因。

虽然似乎感到了什么,但李隆基却不愿意深想,草草思索了一通没有结果后,就冷哼一声:“也不知是哪一任皇帝造成了那藩镇之乱,实乃不肖子孙、忝为天子!”反正他的大唐还好好的,那必然是后面不知道哪个皇帝搞出来的。

嗯,会不会是太子李瑛的后代?李隆基眸色沉沉,最近几年,他越发觉得这个儿子不行,难当太子之位,倘若这真的是太子的子孙的话,那还是趁早废了的好,免得再导致大唐的大好盛世一去不复返。

唐朝,武德年间。

直接被后世略过的李渊脸色很不好看。

什么叫李世民就是大唐的开国之君?朕确实很欣慰二郎的文治武功,也很自豪于大唐的煌煌功业,但为什么开国之君会变成唐太宗?

大唐的开国之君难道不是朕吗?!

朕也是自己从晋阳起兵,一路打到长安的啊!

不要让朕知道,究竟是谁开了把太宗当做开国之君的口子,朕一定会让他好看!

宋朝,开宝元年。

被隔空打击的不止失去了开国之君身份的唐高祖李渊,还有宋太祖赵匡胤,以及此时陪同他观看神迹的诸位。

打击他们的不是别的,正是那句“孤忠无路哭昭陵”。

孤忠!无路!哭昭陵!

每一个词都是一次暴击。

首先,赵匡胤本人是没有什么从心底里瞧不上武将、把文官地位捧得很高的想法的,他只是想要约束武将而已,实际上对待文官也就那样。因此,他并没有纠结写出这句话、或者这句话描写的到底是文臣还是武将。

他只在乎一点,大宋会有“孤忠”,虽然每个朝代多多少少都有吧,但这个“孤忠”是能够写出千古流传的诗文的!这个对大宋的伤害就很大了。

而既然是“孤忠”,自然也会“无路”,这个走向属于必然,没有什么奇怪的。

但最后的三个字才是最大的暴击:哭昭陵!

虽然唐朝开始就有了哭昭陵的传统,这个传统还在文人、武将、百姓等各个群体中都十分流行,属于一种热门活动,但这不意味着到了大宋他们还应该这样啊!

大宋的机制难道没有伸冤上诉的地方吗?赵光义每科录取那么多文人士子,搞出了那么多官职,怎么还能让这样的情况出现?

算了。

赵匡胤闭了闭眼,告诉自己莫生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既然孤忠,又无路,可不就是朝廷投报无门,那自然只能是去搞一搞哭昭陵这样的传统活动了。

而这样的事情最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赵匡胤的牙咬得咯咯响,靖康!还有靖康之后。

平心静气,莫生气,莫生气……

明朝,洪武年。

对于唐朝的结局,众人唏嘘的同时,也不是不羡慕的。

时隔数百年,还能有这样的遗泽,谁不羡慕?谁不向往?谁不想要自己也能有如唐太宗一般的影响力?

上一章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书单推荐: 回到明末当藩王 二世而亡?大秦要征伐天下! 假太监之征伐天下 明末银行家 开局抢了李白的酒反手卖他二锅头 锦绣三国 满江红:武穆重生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英雄集结吕布重生 开局即逃荒,看我青云直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