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道非前世道,佛非前世佛(2 / 2)
齐漪想了想,斟酌道:“这个金亭台,什么背景……”
竟然能被选做如此重要的谈判地。
“金亭台因为距离天启城近,所以与历代定都天启的王朝皇室都交情匪浅。”李晔解释道。
“据说在千年以前,有一个名叫九五的苦行僧,天赋异禀,历经世间种种磨难之后,修成了武神。自此开宗立派,建立了金亭台为首的一众寺庙,广收门徒。”
“他的法相被一众门徒雕刻成像,以金漆,奉在大堂,被人奉若神明,惹得百姓争相膜拜。”
“金亭台门徒人人习武,生活勤俭,千年来,也常在世间行走,解不平事,渡有缘人。”
“不过,在数十年前大离王朝灭亡之后,这群僧人便切断了与俗世的往来。”
李晔一边说一边观察齐漪。
按理说,后面这些内容,都是一些通俗的常识,哪怕这位齐大小姐再如何不学无术,从小到大,也多少应该听过一些。
但不知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李晔仿佛生怕齐漪不懂似的,故意将之说得很详细。
然而从头至尾,齐漪的神色都很平静,没有丝毫变化。
甚至中途还不耐烦地睨了他一眼。
李晔垂睫,掩去眸中困惑,嬉笑道:“之所以选择金亭台,是因为封山避世的他们,是真正的中立派。”
连各大军阀的面子都不给。
这样的地点,在当下局势下,艾尔苏等国的使者会更放心。
而且,似乎是有心人在暗中推波助澜。
以至于这件事在外界的关注度实在是太高。
如此隐蔽又出人意料的谈判地点,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金亭台这群僧人之所以能这么硬气。
是因为他们武学造诣普遍偏高。
不管那位开宗立派的苦行僧修成武神一事,是否是传说。
毫无疑问,千年来,这群僧人都是一份强大的武力。
就连当初大离末代皇帝蒋玄明,受异族传教士蛊惑,以日月真神名义颁布限制习武的条例。
也没有动以金亭台为首的这群僧人。
可见他们的力量,是有多不可小觑。
虽然他们避世多年,百姓或许已经逐渐遗忘了这群僧人,但站在这个国家顶层的某些人,却不敢真对他们视而不见。
“传说这一代金亭台的掌教高僧,在多年前便已经是八阶武尊巅峰的境界了,只差一步,就能成为九阶武圣。”
这些消息,外界是绝不可能流通的,但身为李泽镇的嫡长子,李晔自然是有门路知晓。
他戏谑笑道:“也许,他早就已经是武圣了。”
有这样一位与世无争、绝对中立的高人坐镇,多方谈判使者,自然会更放心。
九阶?武圣?
齐漪挑了下眉,这还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听说过的武学修为最高者。
就连她那个据说是天纵奇才又从小有大把资源堆砌的老爹,也不过是八阶武尊而已。
等等——
武功这么厉害的人——
齐漪眉心微蹙,忽然似想起什么,瞳孔一缩,猛地抬头看向李晔:“他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