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短发之争(2 / 2)
黑牛城施行的是小学三年,中学两年学制,综合考虑了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年纪之后,按照实际情况分配的年级。
再往上,预备筹划的高中甚至大学,是到了白云镇之后,才开始整体考虑的。目前进入名单的优秀学生都是和学校老师一起,即有简单的助教任务,也有自我学习提高的任务。
郑新才十一岁,虽然是一年级学生,却是从小学考试晋升过来的,获得过两次的学校奖金。他一家原本是楚州的农民,靠着租种几亩薄田朝不保夕,上面两个哥哥大三四岁,被老父亲含辛茹苦拉扯大,正是帮着干活的年纪,家里情况有点起色的时候,却遭遇了天灾。
黄河改道,从濠州到楚州,一路肆虐,因为楚州的东面已经是靠海的州府,大多的受灾百姓要么往东想去海边找点活路,要么往南,去往大一点的府县,只为了远离黄河。
只有零星的一些人接了船队招募,往西一路向上。
郑家人到了黑牛城之后,先是进了工程队,三个劳力一时间一天挣得钱比在楚州时十来天都多,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
然后,郑新的大哥赶上了第一轮的扫盲班,在管理人员人手紧迫的工程部,很快混成了一个小工头。
有了点小权利,享受到知识红利的郑家大哥,立马决定将年纪大一点的二弟也送进了扫盲班,年纪最小的幺弟送进了学校。
扫盲班的课程按照学习进度也就一两个月的时间,通过考试毕业之后,就能获得相关证明。
早期黑牛城人数激增的时候,识字人口奇缺,考试出来的郑家二哥运气也不错,被招募进了商业部下的小部门。加上郑家老父亲在工程队勤勤恳恳,不断扩招之下,也成了熟手,成了一队施工队伍的队长,薪水也涨了不少。
郑家一家人虽然不怎么张扬,可家里境况的改变,是肉眼可见的提升,看在其他人眼里自然是羡慕又嫉妒。在三两个月里,从一无所有的逃难灾民,一跃成了黑牛城里有点家产的富户,也成了后面进来的百姓们争相传播的逸闻和榜样。
年纪最小的郑新有点学习天赋,不用担心吃饭和家里生计之后,在学校里的学习进度飞快的提升。从小学内容逐步赶超,一直考到了中学一年级,也成为了老师们经常挂在嘴边,激励其他人的别人家的孩子。
学习成绩优秀的郑新,有着郑家人勤恳刻苦的优良品质,在学校更是领略到了远超其他地方的学识和眼界。
有点主见的他深刻意识到黑牛城的不同,于是对黑牛城的城主白守良有了超乎平均水平的强烈崇拜。
作为崇拜和感谢的第一件事就是,他把头发如同白守良那样,剃短了!
白守良并不经常出现在百姓们面前,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黑牛城的城主是一头短发,不同于金国人把头皮刮的青白一片的双鼠尾辫发型,也跟普通的头陀不一样,那是一种刻意修理的短发,并不常见。
当然,所有流传的消息都是说白城主来自于海外,那是海外的风俗。黑牛城虽然提供了诸多福利,但并不强求大家和白城主一样遵守这样怪异的习惯。
要知道,这些特别的发型习惯,一直都是异族的特征,比如金国,比如西夏,比如吐蕃。
往前数几十年,发型的区别直接就是前线将士们斩获首级,获得军功的凭证。
当前的宋国人,都是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轻易毁损。只有头顶有癞痢疾病的人,才会把头发剪短,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而如同头陀一样的自暴自弃的,那就是自己放弃了祖宗基业,不得进入族谱的异类。
大部分宋国百姓,观念里都是无法接受剪发、短发和平头这些事情的。
郑新减了短发,样式跟白守良差不了多少。
这可以说是他表达自己敬慕之意的最勇敢的方式。
但是,这种方式,很多人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