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解决工作问题(二)(2 / 2)
“不错。”
说到这群转业的军人,就不得不说,最近这几年,可以说部队在大量的裁军减员。
以前从部队转业,至少还能给安排工作,可是当工人子弟都没有办法参加工作后,只能一批又一批的下乡插队后。
大部分的从部队转业回去的官兵,只能等,有的本来就是从农村出来当兵的,没有办法只能退伍回家种地。
在上次陈老他们让自己,就“生态农场”这个问题划分方案的时候,自己就同时在里提交了一份申请,这份申请就是给部队转业军人安排工作的问题。
虽说这次裁军,有很多归到其他部门,但是依旧有很多要转业回乡务农的农村兵。
本来农村就不富裕,家里出来一个当兵的,就能养活一家老子十几口人,有的更多。
在提交上去没有多久,上边就批准了,不但如此,在手续这方面,可以说一路绿灯畅通无阻的通过。
“这位李绵绵同意的提议不错,既解决了用人问题,也给我们部队解决了人员安置问题,总比让这群娃娃兵回乡务农的好。”
“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不说其他的,就是咱京市现在住房问题压力,也不小呀!如果他们能够按照设计师的要求把房子盖起来,我看到时候我们也可以划块地,到时候大量建房子,这样也能解决城里住房问题。”
“没错”
“那就让李同志先把建筑公司建起来,先建设农场,至于在城里建房的事,回头你们谁在会议上提提,到时候大家一起讨论。”
“好”
给解决工作问题,大部分都是从各个部转业回到京市附近的农村兵。
还有一小部分就是京市军区转业的,他们的老家也是各个地方的农村人。
至于家凡是在城里的,哪怕是在镇子上的,都没有用。
不说其他的,就说现在市场开放了,只要有头脑有思路有钱就可以做点小生意小买卖。
而农村兵他们手里没有钱,另有的转业安置费又有多少。
对于能给他们安置工作,在他们看来哪怕再苦再累,都没有问题。
不过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他们的第一个参与到的一个项目,竟然挖战壕,不对,应该是挖沟渠。这也没有什么两样呀!
可是当一排一排的二层小洋楼出来后,他们怎么也没有用想到,这都是他们亲手建设起来的。
可以说他们不光是在那里挖沟渠,建房子,在春天种瓜种豆的时候,在夏收收小麦的时候,在秋收收玉米高粱的时候,在冬天种小麦的时候,都有他们的身影。
除了这个以外,他们还负责运输,没有办法,在一些刚开垦出来的土地上,因为错过了种粮食的时节,只能种蔬菜,可是大量的蔬菜生熟以后怎么办,只能拉进城里去售卖。
不过还好,不说和自己相关的两个厂子,段淼那里也会要,还有城里四家商铺可以卖。
最最关键的是,自己和很多回城的知青合资开的小卖铺,小菜馆,他们那里也需要菜。
这样一统计下来,每天需要往城里至少得运输三辆卡车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