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弘治黄釉瓷(下)(1 / 2)
黄釉瓷最早的着色剂用的是铁,在自然界,铁并不是多稀有的金属,所以商朝的青铜器上就有黄釉的装饰。
等到明清时,黄釉瓷的烧制就已经成熟,只是因为黄与皇同音,黄色从明朝起就受到了严格的管制。
朱元璋登基后就曾下令,民间乃至官员,不得私自使用,玄,黄,紫三色的物品。
所以明清时期,黄釉瓷就成了皇家瓷器的代表,民间不得仿制。
这项规定执行的有多严格?
在《明英宗实录》里有过记载,正统十一年也就是1446年时,江西饶州府有人私造黄、紫、红、绿、青、蓝、白地青花瓷器。最后的处理结果的原文是:首犯凌迟处死,籍其家资,丁男充军边卫,知而不以告者,连座。”其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黄釉瓷。
这惩罚首犯直接凌迟,按照明朝的规矩,凌迟是要割满3600刀的。还要没收家产,男性充军,知情不报都要连坐。
所以市面上见到了黄釉瓷,如果是真的,那就是皇家物品,哪怕是晚清的黄釉瓷器,都是百万起步的价。
而这也是齐鸣之所以会第一时间查看瓶子内部釉色的原因,则是为了判断黄釉瓷的珍贵程度。
因为即便是皇家,也不是谁都配用黄釉瓷,明清皇室有过明确的规定。
像面前这件梅瓶,除了瓶底,里外全黄的,就只有皇帝,皇后,太后,三人能用。
次一级的皇贵妃句只能用“白里黄釉瓷”,贵妃和妃子只配用“黄地绿龙瓷”,嫔就能用“蓝地黄龙瓷”,地位再低级,就与“黄”无缘了。
黄釉瓷的霸道和尊贵可见一般,说是瓷中无敌也毫不为过。
齐鸣至今也就见过3件黄釉瓷,2件在故宫博物馆的展览上,一件在唐师傅那儿,唐师傅那的还不是全黄,而是贵妃用的白里黄釉而且是嘉庆年的黄釉。
看完了瓶内胆,接下来就该看底,齐鸣将瓶子小心的侧躺下,好家伙,这落得居然还是大明弘治年制的六字青花楷书款。
“小齐啊,你觉得这东西怎么样?”
老周看齐鸣又是强光手电又是放大镜的,看着还挺专业,便随意问了嘴,语气带着得意,与其说是询问真假,倒不如说是显摆。
齐鸣这时候也坐回了位子,看着这位老人,悠哉悠哉的态度,似乎是对这件东西很有信心。
他知道真假,但却没直说,而是反问了下这东西的来历,如果说是京城哪家古玩店里收的,他以后还能上点心,避个坑。
“周叔叔,不知道这东西,你是哪儿收的?”
老周骄傲的道“这东西是有人欠我儿子货款,拿来抵账的。”
“那抵了多少钱?”
“4百万吧~唉,我儿子心善,看人家可怜就答应了。连利息都没要他们的。也就遇到了我们老周家,换了别家哪能这么轻易就放过他们,你说对吧,老齐。”
齐父嗯了声,这种场合就是花花轿子人抬人,他要摇头,那不是打脸嘛。
“这收下前,你们就没请人好好看看嘛?”
齐鸣这话风头不对,老周可不是齐父这种乡下人,瞬间秒懂这话含义,但他一点都不慌,反而像是教训晚辈一样,淡定的说道。
“小齐,你这是什么意思?这东西有问题?你可要看看清楚啊,我这可是有鉴定证书,还有拍卖记录的。”
说着老周将那黑酸枝盒子里的内衬一掀,盒子底是几张文件。
齐鸣拿起文件,是一家名叫鑫泉艺术品鉴定评级公司的鉴定报告,以及一份澳门中信拍卖公司的交易合同。
这鑫泉评级是个什么鬼,齐鸣没听说过,但澳门中信,他还真知道。
这是家澳门本土的拍卖公司,每次春秋大拍,成交额都能有个几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