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无人在意(1 / 2)
所有人都不了解,为什么敌人忽然就这么神出鬼没的冒了出来。
而且是从秦风路这个当初出现的地方重新出现。
当初在消灭那些血鬼时,秦风路被扫荡了百八十遍,都算是说少了。
按照常理,就算是要冒出来,也应该是从其他的地方冒出来,怎么都不应该是理应防御最严的秦风路啊。
难道这就是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重新爬起来?
真是太励志了。
当然,换成朝廷一方来看,显然就不那么让人感动了。
所有人都恨不得这些玩意早早的烟消云散了,没想到,这些玩意却在把辽国皇族给扫灭了后,竟然宁愿绕段路,都要出现在秦风路。
雁门关、真定府、河北西路、河东路、永兴军府,之后才是秦风路......
一路连跨三个州省。
从大辽和宋接面的地方,来到西夏和大宋接面的地方,这种行军速度和纪律性以及后勤,真是足够让稍稍懂点军事的人瞠目结舌。
只能说,怪物不愧是怪物,是常人比不了的。
但不论怎么说,没有直接破开雁门关,从河东路直插开封,冲入汴梁,也是让许多人都松了口气的事情。
皇城司知道的事情,皇帝自然也知道了。
楼店务那些辽人和二三品等大员的到来,也说明了消息的风向已经向着下面吹起来了。
在各地,此时求援的信息铺天盖地,已经雨点般的向着汴梁而来。
一匹匹八百里加急的快马军情,冲入汴梁城,马蹄声在汴梁城的大道上疯狂的急促响起。
横冲直撞下,不断引起街道骚乱之余,也让汴梁城的违规占道经营有了很大的改善。
皇帝一日十八次的接到紧急军情。
打开一看。
军队、钱粮、高手、医生、大蒜、银子等......什么都要。
如果不是哪些玩意没有给“聪明人”投降的选择,加上还有白天做拖延,现在前线恐怕已经大溃败了。
而不是被横推了秦风路后,还能勉强维持的样子。
就这,大量的人口也在不断从前线地段疯狂出逃。
大批的百姓宁愿舍家离业,也不想和那些鬼一样的玩意挨得太近了。
尤其是在那些玩意入水如入空气,刀砍不死,矛戳不死后,更是如此。
如果不是上级军官和一些前线老兵还有蒜精等东西克制,恐怕连军队都要崩溃了。
现在之所以不崩溃的原因,就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些玩意不需要投降派,所有人要是有敢跑的,连带效应带起大溃败后,恐怕一个都活不了。
也是因此,面对共同的敌人,前线上到官兵,下到文臣,上到忠良,下到奸臣,竟罕见的齐心协力了起来。
忠良努力抵抗,奸臣努力寻找机会逃跑,谁都不给谁添麻烦——也算是齐心协力了。
毕竟没有拖后腿和上眼药,就算是他们这些清流奸......名臣出力甚多了。
这是边境。
至于汴梁,也开始起了变化了。
“大人,我家实在是出不起这银子了啊!”
“告诉你们,要是有银子,一分的散碎银子,都能让你们继续住一个月,没有,你们下个月要是交不出一千的铜板,那趁早搬家滚蛋!”
一个穿着青袍,双手拢在袖子里的吏员一脸不耐的叫道。
在不远处的墙根下,罗夏眉头微皱的正在一旁。
“这数九寒冬的,我一家如果搬出去,没有地方住,会活活冻死的啊大人!”
“你们会被冻死,老子要是完成不了任务,那就换成老子一家被赶出去了!你们别为难老子了行不行!?”
“我有金子,官人,我有当初用银子兑换来的金子!”
这家人求恳道。
“现在金子有个屁用!你啊,就自己认倒霉吧,谁让你贪心,把银子换成了金子,不知道那些人的便宜是我......你们能贪的吗?”
骂了一句后,吏员甩了下衣袖,直接把衣服甩开,然后神情悻悻的转身准备走人了。
报复效应下,现在民间对黄金的看法,比铜板都不如了,官方都不收黄金了......不知道是不是准备用铜板收黄金的二次收割方法。
“看什么看,臭乞丐!”
吏员目光扫到墙根下的罗夏,啐了口唾沫的骂了一句晦气,转身离开了。
金子比银子价格贱,说来像是笑话,但实际上却是现实。
基于客观现实的某种危机,总会把一项原本价贱的商品价格,推高到常人要割肉的地步。
尤其是在尝到这种“炒作”的甜头后,更是会用此方法乐此不疲的割韭菜。
在汴梁,化身不同身份职业的罗夏,这半个月来,可说是把汴梁的变化尽收入了眼底里。
只是短短的十五天,原本平静的汴梁城,就开始了风起云涌,魔幻气十足的来了场变身。
边境上的纷纷扰扰,血鬼切实的威胁,反应在下面,就是所有人都忽然发现,粮食之类的开始疯狂涨价了,地段楼屋的价格一天一个样。
就算是租房的房价,也是在不断变化着。
前一天还在说着下个月会上涨三百文,这一天就说是四百文了。
就在汴梁所有一切都在疯狂的涨价时,百姓们也发现了另外一个“好”消息。
根据坊间传言,为了避免“通膨”,官家等大量的名门望族们开始大量放金,准备让汴梁城恢复正常价格。
金子忽然超大量的流出了。
百姓们欢欣鼓舞。
以往,所有人用的最多的就是铜板和白银,黄金则是基本很少见流出。
就算是流出,兑换价格也是远超官面上和白银的一比十,而是一比十五甚至二十。
但现在,黄金和白银的兑换价格,则是开始颠了个个儿。
开始是一黄金兑十白银,引起一些商贾大量兑换。
大批有资格说话的,开始对此盛赞官家。
当然,没人问为什么都如此了,为什么不出动驻守汴梁附近的八十万禁军来个管制,最大限度的杜绝市场混乱,保证普通人的生活。
问就是市场选择。
老赵家对军队将领的不放心,不是一天两天了。
除非外面大军压境,不然皇帝和一众文臣们是肯定不会让军队进城的。
最重要的,别看禁军是所谓的天子亲军,但这年月的军队,一个弹压不好,引起军队哗变,最后可能会变化出谁都不想看到的局面。
在大量的放金后,汴梁城短暂的恢复了一两日的繁荣。
殷实之家包括许多商贾都面带笑容。
至于那些只配用铜板的,存储也是一瓦罐满满铜板的,您也配是汴梁人?
自然直接被开除出了汴梁百姓群体里了。
所以所有汴梁百姓们都是欢欣鼓舞,盛赞官家和一众丝毫不吝啬的名门望族们。
还有一些人开始心疼官家和一众名门望族们,不断喊着别放了,放的太多太亏了,大宋还要您等带领领导之类的话。
甚至带头做起了“原价”,也就是按照当初黑市的价格,白银兑换黄金的活动,想要尽量让官家和名门望族们亏的少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