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傅祚(1 / 2)
对于沈熠而言,这是他来到圣朝后遇到的最小的一家酒馆,但好在环境还算清雅,卫生也很整洁,店小二的服务又很热情。对于一个小酒馆而言,能做到这三点已经很不错了。
坐定之后,店小二笑着迎了上来,很是熟悉地与傅祚寒暄道:“傅才子,欢迎再次光临小店,今天还是像往常一样吗?这位眼生的公子和那两位道长是你的客人吗?”
傅祚点了点头,对店小二道:“是啊,文宝,这三位都是我的客人,你可要好生招待啊。至于酒菜嘛,还是老样子就行。”
“好嘞,傅才子,小人这就去准备,你和三位客人稍坐片刻。”名叫“文宝”的店小二很是客气地道,“对了,傅才子,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家母想请你到家里吃顿饭,希望你能赏光。”
“后天吧,后天正好休沐,书院也要放学,我便去拜访一下令堂。”傅祚想了片刻,微笑道,“小文远的功课如今怎么样了,有没有退步啊。你晚上回去告诉他,我后天上门拜访时,可是要对他进行考核的。”
文宝憨厚地笑了笑,很是自豪地道:“小人代文远欢迎傅才子随时到家里考校。不是小人自夸,我家那小子现在还算有些出息,私塾的虞夫子前日还夸奖了他呢。说起来,小人一家能有今日,还是多亏了傅才子帮忙呢此等大恩……”
傅祚像是害怕什么似的,很是失礼地打断两人文宝的话,急忙转换话题道:“文宝,别说这些了,快去准备酒菜吧,客人都等着呢。”
文宝看起来有些尴尬,不好意思地道:“是,傅才子。小人啰唆惯了,你请包涵。三位客人也请见谅,让你们久等了。小人这就去准备酒菜!”
看着文宝离去的身影,沈熠对其充满了好奇,随口道:“江南果真是人才辈出之地,一个店小二都这么有规矩,佩服。对了,傅公子,我看这位店小二对你的态度很是恭敬,而你又对他的家庭很是熟悉,感觉你们之间有很深的渊源啊。”
“沈公子的确观察入微,在下佩服!”傅祚有些感慨地解释道,“实不相瞒,在下与文家确实有些渊源。文家本是先祖父买回来的家奴,传至文宝这一代时已经是第三代了。后来,家父自京都回到定州府后,由于感念文家三代人这些年所付出的努力和辛劳,索性给他们脱了奴籍。可他们早就无家可归了,于是家父便给他们买了一块地,让他们在定州府暂时定居下来;又给他们买了一架织机,好让他们能勉强靠织布维持生计。然而文宝的老母亲年事已高,已经无力劳动了;他的儿子文远年纪又小,又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再加上他们一家在定州府又没有耕地,也种不了庄稼,一家人只能靠文宝的妻子所织的布维持生计。我看他们一家四口生活艰难,便介绍文宝来这家小酒馆当小二,以补贴家用,也算是能帮则帮吧。”
听完傅祚的话,沈熠不由得认真地审视了他一番,很是敬佩地道:“傅公子一家可都是悲天悯人的大好人,在下佩服!”
“沈公子谬赞了,在下愧不敢当!”傅祚苦笑一声,压低声音道,“说起来,文家也是苦命人。文宝的祖父和父亲都曾被强征入伍,最终牺牲在战场上,尸骨全无,就剩下文宝的母亲一个人操持家务了。可是,一场洪水彻底毁灭了文宝的母亲最后的希望。先祖父当年曾任工部水部郎中,奉旨前去清查河道,恰好碰到文宝的母亲因绝望而寻死,立马让人救下了她。最终,文宝的母亲在得知她已有两个月的身孕后,不得已选择卖身为奴。先祖父可怜她的遭遇,也就将她买了下来。从那之后,文家便成了傅家的家奴。直到三年前,家父因为得罪了顶头上司,无奈之下只得辞官回家。由于已不再是官身,家里也用不到那么奴仆了,家父索性给文家脱了奴籍,还了他们自由。”
若是换做以前,沈熠定然会为文家的遭遇鸣不平,甚至生出对圣帝、对圣朝的怨气。可在经历了杨参以及沁沂山窑厂那些护卫的事之后,他对这些苦难已经释然了。因此,在听完傅祚的话后,他只是心情平静地道:“原来如此,文家的遭遇确实值得同情。不过,傅公子,时间已经不早了,你还是说说你要与我聊些什么吧。实不相瞒,在下明天还要赶路呢,今晚的时间也很有限。”
傅祚的脸上明显露出了一副错愕的表情,像是没想到沈熠的态度竟会如此平淡。几息之后,他的神色严肃了起来,语气沉重地道:“沈公子,在下先前听到了你作的那首诗,认为你也是一个怜惜民生疾苦的人,这才冒昧地邀请你一叙。可是,在下方才说完文家的事后,察觉到你的态度很平淡。说实话,在下此时也有些不明白了,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下是个读书人,自然能感觉到你那首诗中蕴含的感情,可是……”
“可是,我诗中的感情与我实际表现出来的态度不相符,显得虚伪是不是?”沈熠面色平静地接过话茬,微笑道,“傅公子,恕我直言,作诗是为了抒发感情的,但态度却是要靠实际行动来证明的。我不过是一介行商,作首诗发发牢骚也好、抱怨朝廷也罢,那只是口头上的。可你若要我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我的态度,那可就强人所难了。且不说我又没有这个资格,就算是我有,我也没那个能耐,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你是个读书人,学的是圣人辅国安民的学问,这点我没意见。可有句话我要告诉你,圣人的书只是拿来读的,若是拿来做事,那可就百无一用了。”
傅祚呆坐在原地,细想着沈熠的话,许久之后,他露出了一副执拗的表情,语气坚定地道:“沈公子这番话,在下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