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灌顶(2 / 2)
嘴上这么说,心里早就忘记前几次和这个往年交面红耳赤争论的场面。
“吆喝,这是去打了胜仗,升了大官,反而把尾巴藏起来了。哈哈哈……”
见阿布说得少见的谦虚,王远知反而被逗得哈哈哈大笑。
“说吧,需要小老儿为你做啥?”
反常谦虚的阿布,立刻被王远知看到了端倪,于是直接开口问道。
“天师,我有一惑,求解!”
阿布面色一正,说道。
“讲来听听!”
王远知不动神色,端起茶杯轻轻喝了一口,且耷拉下眼皮不看阿布。
“我听人说,太玄为大乘,太平为中乘,太清为小乘。”
“那我不明白了,这茅山正一又属于那一乘?”
阿布问道,一副迷惑的样子。
“哦?”
王远知微微一怔。
没想到今天开门见山,这个二十多岁的当朝正红权贵,会问出如此严肃而深邃的问题。
王远知,是天师道上清派茅山宗大道天师。
现在的上清派,自然也属于天师道。
可是上清派,并没有被当作是与天师道等量齐观的独立道派。
在天师道内部,上清派只是一个在传承三洞经法的基础上,更偏重传授上清经法的一个分支。
卫王杨子灿,正是赤裸裸地问,自己传承的三清派可否正一。
这是个很烧脑的问题啦!
虽坚持说出自正一派大道,可自家的道经自成一系。
说不是吧,那可绝对不能,毕竟那是南派道宗的根本,正朔之源。
否认正一道,就是否认上清派。
但两者,的确有很大不同啊!
这也正是现在流行的上清、灵宝等派,在天师道同行中的纷争不容之所。
都三洞了,那正一呢?
“这个嘛……正一经早出,乃上清、灵宝等道经之基,然……今我三洞经法,俱出新意,也非正一所有……”
阿布看着王远知,眼睛中不无戏谑之意。
“这,非我为逆……而乃宗门陶仙人所立教义!我等传经,恪守道统,仍归天师一门也……”
“不过……卫王可有他解?”
王远知有点头大,但看杨子灿的模样,便知他有话要讲。
“小王不才,倒是的确有点偏见。”
阿布啜吸了一口道门养生的蒙顶茶,咂咂嘴,等回甘过后,说道:
“正一,遍陈三乘者,以具经通明三乘之致也。”
此话一出,大出王远知的预料。
这家伙,挺有才啊!
“陈者,申也,言末俗钝根,学于三乘,正一便为申明也。”
“又三洞总为一乘之教,故正一云:三洞虽三,兼而该之,一乘道也。”
“正一,通于三乘也!”
……
正一通三乘!
“好!”
王远知不由得抚掌大赞。
这话,看似简单,但在大隋和以前的世界里,真还没人能提出来。
这些话,全是唐中期的道教经典《道教义枢》中的原话,那是经历无数高人的心血大成。
这里面,最闪光之处,还有一个许许多多的人根本无意识、看不见的时代潮流!
什么?
文化融合,经纶合一。
这是华夏文明在此时代呼唤大一统之后,在文化意识形态上的一个具体表征!
大家都在创新,大家都在争鸣,大家都在成家立派……
但这些努力,都是为了什么?
从自证,到明悟,到通圆平和,回归于太极,不就是道的真谛吗?!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这杨子灿,真乃灌顶之人啊。
一直困扰王远知的一个教派问题,突然觉得有了解决的曙光。
自己率领的道团,全以传承《上清经》为主,虽然很受皇家主流的青睐而声名大噪,可是在天师道中并不被视为正朔主流。
这一点,是与宗门和先师的理想,大相背离的!
如果,在上清派的经义中,理清了正一与三洞之法的关系,就算是理顺了和整个天下天师道同门的关系。
那时候,上清派,才算真正上了层楼!
到那时,自家这个天师道门后起之秀,其地位与影响才将占据主流,可为正统之流啊!
美!
……
天人交战了半天而没说话的王远知,面色连番变化。
就像那经历大造化,猛然间顿悟的得道之人。
如阿布前世历史中,上清派就是在隋唐某个时间节点,开始真正爆发。
之后,便成为华夏帝国的道派顶流,收到了民间、皇家的一致热捧!
这其中,有其精英人物如王远知等的个人魅力作用,但究其根本还是他们道经的巨大升级!
陶弘景,提出”归元合一,三教融合“的理念。
王志远等,更进一步,将其理论与时代彻底融合在一起。
此,家国所需也!
“您说,需要我替皇家做什么?”
清醒过来、面色归于平静的王远知,突然问道。
看来,有备而来的王子灿之意图,早就被这个百年老道所察觉。
“无他,抚愈尔!”
阿布缓缓地说道。
“抚愈?”
等王远知弄明白阿布嘴中所说的是具体哪两个字时,便有些糊涂。
王远知纵是惊才绝艳、洞悉天下文章义理词句,也一时之间搞不明白这“抚愈”到底是何意。
其实,抚愈,倒是与另一个同类词“抚喻”差不多。
抚喻,是一个官话。
意思是安抚晓喻的意思,常常出现在诏书和铭文之中。
但阿布的抚愈,显然别有深意,并无晓谕的意思。
“何意?”
王远知禁不住问道。
“抚慰四民,益愈人心!”
阿布施施然说出八个字。
“嗯?我欲何为?”
王远知还是不解,这事儿与我上清、与某何干?
“天师道倡曰,正以治邪,一以统万。”
“上清合正一,天下大同。”
“远知天师,上清派如何正本清源,立于天师中流,如今正是其时!”
看王远知依旧发呆的样子,阿布继续说道:
“华夏文化,莫不以儒释道三家!”
“近,儒家文中子要言三教归一,释家天台宗倡圆融三谛、一念三千之说,贵派三教均善之说,都说明了一件事。”
“如今天下,虽是乱起,然大隋一统纷乱华夏亦不满三十年,人心思定,万民思安!”
“如此之时,实乃儒、释、道三家察微知着,映照与论,故不约而同替大类之思!”
“故,天下如天师教首之人杰,自当入世,化入黎民,行安抚、愈合之举,为国行道!”
“如此,教兴,国兴,民兴也!”
……
这好一番慷慨说辞,直说得一代宗师王远知,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