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撕裂的孝道(1 / 2)
车向大树村方向驶去。
程江河的脸色阴沉。
坐在车上的人,明显感觉到坐在副驾驶位上的人,程江河的脸上挂满了不高兴。
一时间,车上沉默无声,只有驾驶员小文转动方向盘的声音。
“怎么能将这样的企业招引进来呢?”
车上的人,不知程江河问谁,谁也没有回答。
还是陈水星主动答话。
“也是饥不择食吧。市里每年下达招商引资任务都很重,甚至出现招商引资‘一票否决’的情况。压得各乡镇都喘不过气来,结果是择到篮里都是菜。”
程江河道:“市里,对招引的企业不是有标准要求的么?比如,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项目,是绝对不可以引进来的!”
“要求是死的,但可以变通啊。招不到优质项目,就拿孬项目凑,如果项目过不了关,就乔装打扮,最后成了高大上。”陈水星道。
“巨峰公司怕是这样‘美容’进来的吧?”程江河有些激愤。
“这、这,怎么说呢......”
这个项目当初是胡德书记与副镇长余海军招引进来的,从头到尾,都是他俩负责联系、推进的。
也正因为这个缘故,在胡德离任之前,通过一番运作,年龄已不具优势的余海军,虽排名还在常务副镇长徐经委之后,却提名为镇长人选。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高新”项目,镇长这副顶戴花翎,不会落到余海军头上。
怎么说呢?确实不好说。程江河理解陈水星的难言之隐。
况且,如何处理好巨峰公司与当地群众的矛盾,搬不走的巨峰公司该如何发展,程江河知之不多了解不深,他现在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前面快到大树村了。”
听司机小文说话,程江河的思绪一下子回到眼前。
山路越来越陡,路上的积雪一夜冻成了冰,路面平滑如镜。
车是坐不成了,小文将车停在农家的谷场上。
陈小东找了一根树棍,用路边的芭茅草揩了揩,递给程江河作拐棍。
几个人深一脚浅一脚,抄着近路向大树村行进。
大树村算是偏远的村,离镇区约二十几里的山路,四面大山将大树村围得紧紧的,东、南、西三条河汇在山脚下,扭头向北而去。
大部分村民沿河筑屋而居,屋后茂林修竹,在城里人眼中,虽贫穷落后了些,但因为有着原生态,也就有了别一番景致。
听陈水星介绍,大树村地处偏僻,村民的口粮,主要靠沿河兴种的水稻和山地种的粗粮。
其他收入就是在山上种些瓜果,或挖些山菇竹笋,挑到集镇上换些零用钱。
全村现有900多人口,其中贫困户40多户,占全镇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老百姓穷就穷在不通路、不通电,电不通,老百姓电视都没得看。
不通路,里面的产出没法卖出去,外面的东西运不进来。
大家边走边聊,走到一个开阔的坳头上。
坳头上栽满了茶树,有几堆坟头杂乱地散布在茶地里,其中有一座墓地显得很抢眼。
墓地占地约半亩左右,全部用混凝土浆砌,有条石铺设的阶梯墓道,十几个踏步上去。
坟头上一块约二米高的石碑赫然矗立在眼前,用隶书体篆刻着的鎏金碑文十分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