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出门看黄历的重要性,当心路遇脏东西(1 / 2)
国营饭店不缺钱,盈亏也不是自己承担,张启当然不必想着为饭店省钱。
况且他知道市场行情,春笋属于有价无市。
八毛钱一斤确实不贵。
“那您需要多少?”苏琬问道。
这一竹筐春笋约莫三十斤,剥皮去壳后,也就二十来斤左右的。
张启没丝毫犹豫,大手一挥说道:“越多越好。”
眼下春笋行情正好,招待领导们用不完,国营饭店还可以做成菜对外出售。
现在经济慢慢放开,老百姓日子都跟着富裕起来,偶尔也会下馆子请客。
这些八毛钱一斤买回去的春笋,不光不会亏本,说不定还能赚上一笔。
苏琬将竹筐里的春笋称重后说道:“连筐带笋是三十四斤,算您三十斤。”
“明天的我直接给您送到国营饭店去,您看成不?”
张启满意点头,越发觉得面前的小姑娘会来事儿。
他爽快的数出二十四块钱递给苏琬,拎起竹筐走远。
有大顾客上门,今天显然比昨天提早一小时卖光。
苏琬将一摞纸票整齐码好,算上零散的钢镚儿,两筐春笋外加一些野菜、野蘑菇,总共卖了四十六块八毛钱。
野菜三毛一斤,野蘑菇卖八毛钱,和春笋一个价。
被张启带走的那个竹筐里,其中还有约莫半斤的野蘑菇。
将钱揣进兜里,苏琬抬脚往供销社走去。
这个时间点供销社里人正多,苏琬排队二十分钟,买东西只用了两分钟。
没办法,现在这年头,买什么都得来供销社,小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大到三转一响一咔嚓。
供销社的售货员都是吃公家饭的,人一多起来,态度上就容易多几分不耐烦。
苏琬时而会听到队伍前面传来的催促声。
“要什么?别磨叽,快点儿的。”
苏琬早就习惯二十一世纪‘顾客是上帝’式的贴心服务,一时间没回过神还有些怔愣。
不过抬头看向供销社墙上的提示语,‘禁止殴打辱骂顾客’。
好吧,这个年代,来供销社买东西,就得看人脸色。
很快队伍排到苏琬。
“两斤白米,一包白糖,两袋盐。”
“干辣子有吗?来半斤的。”
“再打一壶酱油一壶醋。”
“对,我没带瓶子,用你们这儿的。”
家里没有打酱油和醋的瓶子,苏琬用的是供销社里的老厚玻璃瓶,一个能装一斤多点,是格外收钱的。
想到家里的几个破口碗,苏琬接着补充道:“再来俩搪瓷盆,八个斗碗,八个盘子。”
很快售货员拿油皮纸包好东西,“三块八毛二。”
苏琬数出票子和钢镚儿递过去,接过来东西。
满满当当的,堆满竹筐。
走出供销社,她又买了两斤猪瘦肉,两根猪棒骨,这下竹筐里的东西,比来时候还多还重。
别看现在日头还早,其实走回村里都得快中午。
何况苏琬现在打算去买点消炎药。
县医院在城西头,她从供销社走过去得二十多分钟,一来一回很是耗费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