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楚王禁足(1 / 2)
宇文杰自己也是从锦衣卫指挥副使开始步入仕途,对探明情形的一套有相当的心得,如今镇国公府里豢养的那些死士谍子,除了皇宫大内,还有几家都默认不可涉足的王太岳府邸,基本都有涉猎。
从杨宸封王到确定和宇文雪的婚事开始,镇国公府里往阳明城去的探子就没有断过。也正是因为杨宸在封地的所作所为,宇文杰才发觉自己从前在宫里默默无闻的外甥是有些本事和才学在身。
唯一忧心的就是杨宸对女子的态度罢了,长安城里有天大的规矩管着还好,一旦回了封地还能如此?所以这也是宇文杰为何一定要厚嫁宇文雪的原因之一。要的就是杨宸有所求于自己王府的后宅。
所以他昨日回京途中就已经知晓了杨宸去过陈桥赵家岗的事。对他这种在庙堂里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油子来说,不难猜到宇文雪为何突然关心起龙虎山和赵家事的缘由。
何况,这件事他确乎算得上为数不多知道隐情的人之一。
“那你为何突然问起这事?”这一次宇文杰没有再像从前那样知无不言,而是回转了一下。
“就是后来龙虎山正一道的覆亡,想着大宁江湖第一宗门旦夕之间覆灭,同年又有赵家九族伏诛,半年之内这些事挤在了一起,会不会有什么关联?”
宇文雪从宇文杰的反应就知道,自己好像不需要去宫里面走上一遭,不用去查先帝见过何人,就能告诉杨宸那一年发生了何事。
“没有关联,你这几日也先把那些杂书放放,大婚才是头等的要事”
一向明里暗里都支持宇文雪读书的宇文杰忽而怪罪起了读书这事,明知可能惹恼自己叔父的宇文雪还是固执的多问了一句:“叔父当时是锦衣卫指挥副使,那李淳风究竟是为何被先帝说无礼于朝廷,总该知道的吧?”
“宫里面的事,我怎么会知道?这些先帝一朝陈年旧事,多说无益,我乏了,你且回自己院里吧”
宇文杰下了逐客令,望着宇文雪行礼退去的背影,心里有股不好的预感,那桩旧事莫非真的要重见天日了不成?
十八年前,赵康之子在那座和镇国公府一样恢宏的平国公府里跪在自己身前,口里冒着鲜血怒吼的那句:“有便,告知周公,今赵家事已完结,愿他辅佐圣明天子于亿万年也”的场景还是历历在目,恍如昨日,无时无刻不再提醒他君要臣死臣不得死的残酷。
数百口人,无论老少男女全部倒在血泊里的场面,让他在心底深深的刻下了一道关于天子皇权不可犯的禁地。那时的赵鼎都能一眼看出这赵家是被周德构陷,那先帝最是明辨之人,怎么就会真的相信受命北征的赵康会反。
那《太祖实录》里漏洞百出根本经不起一次推敲的“陈桥兵变”之事,欺瞒天下愚民还可,怎么可能会瞒过他。
所以,很早以前的宇文杰就知道,先帝知道赵康不会反,可还是想让赵康去死,从赵康受命,领了圣旨去陈桥点兵准备北伐那一刻,赵家就已经没有活路了。
锦衣卫从陈桥大营里翻出的黄袍,在他这个当时的锦衣卫副使这里,像是一件笑话,又像是一堂上给其余几家国公勋贵还有北地门阀的一堂课。普天之下,只要朕想让谁三更死,就不可能让他看到五更天。
江湖悠悠,第一宗门如何,八千骑军够不够?陈桥兵壮,虎狼之师又如何,十万大军够不够?
此时的楚王府里,最想知道答案的那个人反而是平静的,在宇文雪那几句他眼里颇为不俗的见底过后,一日一夜之间就先了洋洋洒洒三千字的边策。
其要义,既有杨宸就藩之初就想到的“用夷制夷”之策,即除了藏司之外,让南诏和羌部、廓部自相残杀。
不过还提了一点特别的东西,即不同于朝廷对西域的做法,廓部、羌部皆是一州之地,大赵年间就已经设土司治之,言行悉同中州,或可见时机,出兵灭其王族,分设流官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