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话本子(2 / 2)
直射陶宁的球门,只能把球接了,这颠鸾倒凤的意思,怎么好解释给李玉妹妹听,耳垂都要红得滴血的陶宁否认:“自没有什么问题,我只是好奇一下出处而已。”
思来想去,陶宁又加了句:“李玉妹妹还是少去那说书之地为宜,若想听什么奇闻轶事,抑或是先贤着作,我都可以讲给李玉妹妹听。”
这茶馆的说书先生,太过荤素不忌,当着姑娘的面,怎么可以说这些。
陶宁这是怕自己又给他开车吗?不过这相当于是给自己一个活体有声小说,好像也不赖,听完一本,只需两碗大米饭。
不提说书,李玉想到之前的一个疑问:“陶哥我有个问题想问你,就是为什么大家都不爱用银子?哪怕是背着一大袋笨重的铜板。”
这陶宁知道:“朝廷银矿少,银子自然就少,因此大多生意都以铜钱进行交易,再加上纹银与铜钱互兑时有变动,一不小心便有折损,除非不便携带巨量铜钱,大家都不愿用银子。”
陶宁为了让李玉方便理解,还举了上午的例子:“今日在那集贤斋,那高掌柜让我交5000文押金,而我只有银子,按近来的银铜兑换价,绞了5两2钱银子。”
可以理解成,银子和铜钱之间的兑换是汇率,但汇率是变动的,有时候一两银子可以换1000文甚至更多,但有时只能兑换900文甚至是700文,而货物的定价一般是铜钱。
银兑铜,兑的多了就是赚,少了就是亏,太不确定了,所以大家都更爱用铜钱。
李玉也不清楚,李父当初兑换银子的兑换比例,不知道这到底是亏的还是赚了,明天记得问一下他。
“陶哥,你这一说我就全懂了。”一般情况下,还是铜钱靠谱。
李玉正打算和陶宁道声晚安,一不小心撇到书桌上的纸,上面的墨有的还没完全干透。
即便李玉不会写毛笔字,但是字的好赖还是看得出来,这字笔锋纤细爽利但又不失力度,中宫收紧,四方舒张。整体硬拔颇有兰竹之气。
这下李玉明白,为什么陶宁抄一本书能够值300文,这么好的字,拿去做字帖都绰绰有余。
陶宁见李玉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写的字,抬手拿起:“既然李玉妹妹喜欢看,我将它送给你。”递给李玉。
李玉看上面写的:公孙敖会宋公、陈侯、郑伯、晋士縠盟于垂陇。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秋七月。
看得李玉头疼,拿这玩意儿有什么用:“我拿它也没用,而且陶哥这是你抄来挣钱的书,我哪能要,我就是见这字好看,多看几眼。”
陶宁放下纸张,眼睛直视李玉:“李玉妹妹,若是想学我可以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