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武库舰首战(1 / 2)
当二十多艘武库舰露出自己庐山真面目的时候,沪州战役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二十多艘武库舰,发出了连续不断的呼啸,数万发火箭弹,从鬼子的岸防阵地,一路向着纵深阵地扫射而去。
是的,此时的火箭弹已经不能用轰击来形容完全就是扫射。
视野之内的一切都被炮火所覆盖。
小鬼子岸防阵地上的指挥部就连求救信号都没有发出,就被炸的粉碎。
然而即使小鬼子岸防阵地上的信号就算是发出了,此时泽田茂也根本收不到了。
携带着3000公斤重磅钻地炸弹的B52已经抵达了鬼子沪州指挥部的上空,展开了轰炸。
由于时间线已经改变,陆风怕鬼子搞什么地下隐蔽所,索性直接用钻地炸弹,一起扬了。
登上崇明岛的戴高乐和斯利姆两人拿着望远镜瞠目结舌的看着火箭弹洗地的表演,大为震撼。
数以万计的火箭弹划过长空从宝山沿海向着沪州纵深倾泻,无数的炮弹连成一片。
在一侧的火箭弹打完之后,所有的武库舰转过身,用另一侧的火箭弹继续凶猛射击。
由于不是垂发型的导弹,火箭弹是被安装在甲板两侧的。
同时由于智能化不足,因此只能一边发射完之后,转过传射发射另一侧。
当然,唯一的好处就是量大管饱。
一艘船三千发火箭炮,二十艘船就是六万发火箭炮。
如果不够,滚装船上还有好几十万发的火箭炮。
而且陆风也充分考虑了战后改装的问题,将上面两层甲板去掉之后,稍微改装一下就可以当成集装箱船用,相当便宜。
可能除了华夏人,都不会理解陆风这种打仗抠预算的行为,甚至连打仗结束之后对船进行改装的事情都想到了。
每个国家的工程师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陆风的最大特点就是——军民两用。
装上集装箱就是集装箱船,装上箱式火箭炮...那就不好说了。
无论是法国人还是英国人的思维还停留在舰炮对轰的时代。
包括鬼子对于战列舰向陆地支援并不算主流思想。
因为战舰打不过岸防炮这是此时的主流思维。
包括正常时间线内,鬼子打威克岛的时候‘疾风’号被岸防炮抓住打了三炮,直接击沉,168个鬼子无一生还,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但是戴高乐和斯利姆拿着望远镜看见装满了箱式火箭炮的洗地射击之后,对于战舰打不过岸防炮的思维改变了。
没有任何岸防炮能够抵挡住武库舰的饱和式打击。
戴高乐放下望远镜吃惊的说道:“当年只是一个设想,没想到如今真的实现了。”
戴高乐和陆风在一起生活了几年,对于陆风对于火箭弹袭击的喜好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
斯利姆也放下望远镜赞叹:“太不可思议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壮丽的场景,三层夹板的炮火平台设计,让我想到了百年前的木质战列舰时代。”
“那个时候都是数层甲板数百门火炮的壮观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