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西域都护(1 / 2)
解忧公主一行人,终于翻越了轮台冰大坂,胜利抵达西域都护府所在地轮台。西域都护府校尉郑吉(代行都护之职)早就接到了朝廷关于解忧公主和亲乌孙的官方文牒。见到解忧公主等大批汉朝来的贵宾,郑吉激动地流出了眼泪。
汉武帝刘彻是个极具战略眼光的皇帝。他亲政之后,就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历经艰险,历经十四年,最终回到长安,向皇帝报告了西域的山川地理与民俗经济。汉武帝提拔他为太中大夫,赐爵博望侯。汉武帝在征伐匈奴的过程中,随时关注西域诸国的政治形势。在匈奴人在强大汉军的进攻下,逃遁漠北,不敢南顾的形势下,果断派遣郑吉为西域都护,率军进入西域,打出了西域都护的旗号!从此,一批心向汉朝的西域小国开始聚拢在西域都护府周围。龟兹、渠犁、车师、鄯善等四个最善变的国家,对于自己的骑墙行为也有所收敛。年轻的郑吉志愿接受朝廷的招募,领受了皇帝的旨意,率领五百汉军士卒来到轮台,就在一个叫做乌垒的地方建设屯垦戍边的城堡。
西域都护府是汉朝在西域设置的最高管辖机关。西域都护则是汉朝派遣在西域都护的最高长官。他的级别是秩比两千石,行政级别相当于郡都尉,也就是郡守的副职。但是,西域地位特殊,汉朝在此地不设郡都尉。实行军政合一。都护就是最高行政与军事的首脑。西域都护府的主要职责有五条:一是协调解决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二是负责抵制外来势力对西域诸国的侵扰;三是维护西域地方的社会秩序;四是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与安全;五是负责接待西域诸国与汉朝往来使者。
西域都护府所管辖的范围大致在大宛国以东、乌孙以南的三十多个城邦国家。这些国家的各层级的官职,必须上报大汉朝廷,由大汉确认后,颁布印绶。自译长、域长、监、吏、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王后、国王,只有佩戴大汉朝的印绶才能具有合法性。但是,因为西域远离长安,文化与经济差异太大,不可能实现与中原一致的政治制度。所以这些官员名义上是汉朝的官员,但各个国家仍旧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行政。汉朝只是对西域诸国实行间接统治。
解忧公主西行至乌垒城时,该城堡还处于一个雏形。城堡占地面积有三百多亩。呈不太规则的正方形。城堡分为内城和外城。外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筑而成。五百汉军勇士和当地老百姓历时一年半,已建成了一个高四丈,宽一丈余的土城墙。城墙因地制宜,夯土中间夹杂有芦苇、红柳等,在干旱少雨的西域,也能坚不可摧。城墙的四个角,建有角楼。城墙上只在东面留有进出的城门。其余三面全部封堵。东门上建有箭楼。箭楼墙面用石块砌筑而成。
都护府建在城堡的中央位置。四面有深壕环绕。天山上的雪水通过地下暗沟流入深壕内,形成第二道自然屏障。都护府坐西朝东。壕沟上有吊桥与东门相通。内外城之间的空地上,建有整齐有序的营房。那是汉军将士们自己建搭建的军营。
解忧公主在遥远的西域见到汉地的建筑形式,感觉特别亲切。只是这些房屋的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没有汉地的那么讲究。
郑吉手下人分别领着其他人进驻腾空了的房间。而都护府内的将士们,则住在重新搭建的帐篷中。府中的驿馆住房有限。只有解忧公主等几位有身份的人进驻。
郑吉恭谨地领着解忧公主、魏如意、翁归靡和冯嫽等人向都护府的主楼走去。走过吊桥,是一个高大的牌楼。褐色的匾额上写着金色小篆体大字:“汉西域都护府”。牌楼之后,是一个土黄色的两层楼建筑。主楼建在一个覆斗形高台之上。主楼飞檐斗拱,主体木质构造。青灰色的小瓦,红彤彤的大柱。给人一种威武豪迈的视觉冲击。
一群人顺着七级台阶,缓步而行,在郑吉的引导下来到会客厅。会客厅内案几,坐垫、熏香炉,以及煮茶用的杯盘碗盏一应俱全。案几上摆放着新鲜的杏子、葡萄干、红枣、核桃等,最让解忧公主一行人感到稀奇的是会客厅地面居然是一水的杉木地板!会客厅里,有一个土着侍女正在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