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风起云涌(1 / 2)
提到粮食,为此发愁的势力不在少数。
譬如孙元兴、楚王庆、唐文江,他们或多或少都会为粮食而发愁。陈梦源的粮食支援狠狠的为唐文江续上一口气,而后续的粮食则将是妙手回春的猛药。
可宋杭贤并不会让他如愿。
而凌瑶率领凌家隐藏的精锐,配备上苏宁锻造的钢铁雄武,气势汹汹的向着大庆京都前进。
而楚王庆则巧妙的尾随在其后面,保持着相当长的距离,她与孙元兴对楚军的认知,或许还停留在他发起大规模的进攻时。
这变数对宋杭贤来说。
实在是太大了。
四方势力的争斗。
牵扯至少三十万以上的兵力。
苏宁馈赠的神兵利器,为这场争斗增添些许的神秘色彩,让之更加扑朔迷离。
而孙元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在得知所有的一切后,斗家诸将的恣意与勇猛,忠诚与坚挺,让他拜倒钦佩。
他回想到曾经。
论谁是将门英杰……
斗忠泉谦逊而不争,江家将不惑之年亦不与小辈相争。
这三家第一自然就落到他的头上。
现在看来,斗忠泉确实要优于他太多、太多,他的确不够成熟,在众人追捧声中地位被拔高,而不知深渊深沉。
斗忠泉的悍然赴死,魂归百丈渊让他触动极深;斗家诸将的慷慨赴死,坚守南境让他敬佩不已。
他必须要勇敢一些。
他必须要挺身而出。
他意识到问题所在。
他停止无目的悲伤。
他率领大军踏上返京之程,亦是他们的救赎之路。
而张让则被孙元兴留在百丈渊,留有一部分士卒,守护百丈渊安危。
楚军的行程已经被他摸透,但到此已然很晚,他还能赶上吗?他不得而知,他孙元兴只能尽力而为。
“碌碌而无为,匆匆似半生。”
“盛名实难副,所图皆为何?”
斗忠泉计杀凌家主,为斗家复仇,将南境大局拨正。却身死于庆,这未免太过薄情寡义,那帝王家是否太过无情。
所有的一切还值得吗?
他孙元兴凌乱至极。
他迷茫着,但他不得不前行。
为这些哗变的士卒提供救赎之路,同样为确定他的信念而战斗。
………
汴州城一片安定,是少有的安全地带。
只是汴州城的管理人才还是欠缺,很少有那种能够主持大局的人才。
竞赛大比的结果新鲜出炉,在一切安排妥善后,便可继续开展训练。
待到中秋以后,即是验收训练结果的时候,那时候将会有一部分士卒被派遣至汴州南部,平定翰州越楚动乱。
常玉腾、张中正顺理成章的当上连长。能够参与一些特殊载具驾驶的训练,他们履历上显示是读过一些书的,加上枪法神勇精准,着实算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参与到军队管理,肯定会事半功倍。
先让他们从小做起,再慢慢升职。
按照苏宁的规定。
一个排由近百人组成。
一个连由三个排组成,一个营由三个连组成,一个团由三个营组成,一个师由三个团组成。
故而一个营差不多有近三千人。
一个训练基地,是一个师的兵量储备,约么近万人,而对应的共有三个营。
还有千余人被挑选出来作为别的兵种。
除去这些人,一个师差不多是九千人,七个师,二十一个营拥有近六万人左右。
他们的自动化步枪配备完整,拥有极高的野外作战素养,随时可以派遣出战。
粮、钱这两要素都已完全具备,势也已经形成,苏宁变得不可抵挡起来,他迈向一条无敌之路。
而后的主要旋律即是发起民主革命,彻底将人民百姓从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
想万民之所想,应万民之愿。
打土豪、分土地。施行教育,普及科学与知识的新思想,争做新时代在的青年。
如此一来,苏宁便是众望所归,是时代的选择。苏宁的民心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支持率则会到达顶点,他会被人民视为信仰,信仰之力则会源源不断产生。
他根本不需要世家大族的支持,以及文人墨客的认同,这些统统不需要。
是反贼?
亦或者不是反贼?
这已经不再重要。
他苏宁就是人民之心所想。
是人民希望的起源地。
他不仅拥有实力,还拥有民心。
因而苏宁所有的改革都会格外顺利。
汴州城地主拱手将田地奉上,以庆祝中秋之美。这些田地,可不是直接归于农民的,而是属于苏宁为首的人民政府的。农民享有使用权,但不可私自买卖,只能一人或一家使用。
地主们的这些田地,被苏宁统一收归国有,再统一发放给农民百姓。
………
清月弄舞,云烟袅袅。
汴州的中秋已经在预热之中。汴州城的街头巷尾,尽是艳丽喜庆的红灯笼。
城中吆喝声不绝,关于中秋的吃食火爆全场。街角巷尾各处,多上好多家售卖烟花爆竹的小店,吸引着所有人的注意力。
似万人空巷一般,家家户户尽数出门游玩,跑到街上看上一看、晃上一晃,买上那欢喜已久的东西,尤其是那烟花爆竹。
还有各式各样的灯笼,深受孩童们喜爱。大部分家庭拥有着不少闲钱,还是会给孩子们买上一只。
除这些五彩纷呈的玩具,还有不少美味的吃食。
不仅有酸酸甜甜的水果糖葫芦,一串一串冰凌冰凌的,真是好看极了。
还有那圆圆透亮的月饼,简直像极了月亮。月饼有各种馅料的,甜的、咸的都有,五仁的、豆沙的、水果的等等。
这自然激起甜咸之争,以及哪种月饼最好吃的争论,且说法不一与多样。
人们头顶彩布飘飘,一望不到尽头。
在璀璨灯火的映照下,凸显的格外美丽,一切是那样的安静祥和。
这是汴州城,是天底下最好的州城。
夜间唯有汴州最宁静,而所谓中秋前夜,不过是风雨到来的前夕罢了。
青荆险道难走,行军效率低下,但是成功的诱惑却非常诱人,凌瑶一行人费劲千辛万苦,终是艰难抵达至计划的地点。
青州以北,神州远郊。
隐蔽在山中的凌瑶一众,终是要等到中秋佳节。他们晚上啃着干粮,喝着沿途收集起来的水,睡在冰冷的草地上,这就是他们的中秋前夜。
不过只待明日午间,便要起锅做饭,吃好、喝好,再赶往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