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船舶工业局(1 / 2)
从杭州、昆山一路最后到上海,唐华在上海看完了T50的生产厂(其实是装配厂)和计算机所,已经是五月初,电子工业局的1950年度第一次局长巡查完毕。
考察完后,唐华在上海要停留几天,因为重工业部船舶工业局要成立了。总会计师现在在整顿华北,为财政金融的事情忙得不可开交,要知道现在唐华的工资还是小米,那最大面额上万的人民币旧币,还没完成全国的推行呢。整完华北,总会计师已经定了接着去东北整顿重工业,所以让唐华这个副部长代他去上海露一脸。
1949年10月重工业部成立时的下属各局,其实还缺两个:航空工业局和船舶工业局。现在上海工业整顿完毕,这个中国最大的船舶修造城市运转进入正常,船舶工业局也就可以成立了。至于航空工业局,还要等明年苏联援助的相关工程到位。
“程旺同志你好”
“唐副部长你好”
唐华和华东工业部副部长程旺首次见面。按照政务院的意见,程旺在船舶工业局成立后就转任局长,现在筹备建立船舶工业局的事宜也落到了他头上。
“船舶工业局成立后首要任务是整合和管理全国范围内现有的船舶修理、建造厂家,其次是在上海建立相应的船舶设计、技术研究机构,”唐华说,“前一个任务是要务,不过后一个任务也要提前做一些布局,可能初期所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但国内船舶工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肯定要用得上。”
“这方面我也在筹备相关的机构,”程旺说,“人员班子正在组建,主要来自于上海交大和同济大学、军队、工业部门这些地方。”
“哦,那动作很快,”唐华说,“说到交大和同济,可能我还有几个熟人在里头呢。”
在未来船舶工业局设计单位——船舶设计院设计室的临时办公点,唐华果然看到了几个熟面孔。
尤子平,今年应该是刚毕业,不过现在已经提前来报道了。
“唐老师,那个,黄旭华借调到上海招商局管轮船了。”
唐华看见了尤子平也看见了李复礼。再一回头看,啊,赵仁恺。
至于彭士禄,他现在应该在大连工学院,明年选派到苏联留学,1956年才回国呢。
“各位同学,不,现在该叫同志了,”唐华笑着说,“1946年我跟你们讲的,现在党和军队都替你们做到了吧?”
设计室的临时办公室里的人也跟着唐华笑起来。
“设计院成立初期,可能条件会比较简陋,有困难找局长,如果是技术问题也可以找我。你们接下来,就是怎样在一张白纸上绘画出未来的蓝图了。”
……
船舶工业局成立筹备一切都在正常推进,不过广州的显像管厂现在有点找不到方向。
稍作考虑,唐华还是决定去一次广州。第一,考察和指导现在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显像管厂,第二,陪周璇去广州,到了那里周璇再从广州去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