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没有人比我更懂质子加速器(2 / 2)
J·G·特朗普对中国一直很有好感,这个中国人想用一己之力制造质子加速器,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还一直努力不放弃,也让他特别敬佩。于是,特朗普主任把试验室里一台过时的静电加速器上报报废,以废品价卖给了赵老师。
对赵老师来说,这简直是绝处逢生。对特朗普主任表达最衷心的感谢的同时,也不由得担心特朗普主任是否会受到校务的调查。特朗普主任表示不以为然,还拍着胸脯说:“放心,没有人比我更懂占美利坚的便宜!”
赵老师把报废的加速器拆回了自己住的小院,开始重新组装和改进的时候,1948年,又一件雪中送炭的事情发生了。一辆没有车牌的老福特来到他家门前,递过来一封没有署名的信。打开是一张20万美元的支票和一封信。信是华润总经理秦邦礼写的,不过信开头的内容就是:
“依照周ENLAI先生、唐华先生吩咐,今送上20万美元支票。其中5万美元用于赵老师购买零部件、完善加速器之用,另15万美元想烦请赵老师代在美国采购一批仪器和设备。仪器设备列表见附件,如15万美元不够,请给以下地址来信,我们即会继续打钱,如有剩余则不必留着,为加速器购买多一些配件。”
有了这5万美元,赵老师又能购买一些更好的核心配件,让自己的加速器更可靠好用。至于委托赵老师购买的15万美元设备,他也是费心费力,在全美寻找最质优价廉的商家,只花了13万多美元就将清单中的仪器设备买齐。剩余的近2万美元,赵老师则是购买了一些冗余的配件。
看完赵老师的来信,唐华也不由得在内心感慨。“那么赵老师是打算回国了?”唐华看最后一封信,赵老师说了正在准备把美国的工作收尾、返回国内,又问了钱教授一句。
“赵老师是世界一流的粒子物理学家,正电子的发现本来他可以获得一个诺贝尔奖的,”唐华说,“可惜试验室团队做试验犯了低级错误,功亏一篑,过两年试验被人抢先了。如果回到国内,赵老师可能会退出物理最前沿的研究,在大学教书育人,或者为了研制核武器而从事应用科学和核工程技术的研究。如果继续留在国外,那么他很有可能继续在物理前沿领域做出重大的发现。”
钱教授也思考了很久,最后说:“这也是个人的选择把。确实,我不完全像赵老师那样。吴健雄杨振宁他们,才是对宇宙的终极奥秘有极大兴趣的人。……虽然我学习的是核物理,但我更喜欢把理论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其实唐先生你应该也是对应用技术更有乐趣的人。”
(保密认证、质量内审、XXXX,全撞在一起了,这两天更新少一点,周末恢复。)
“是有这个打算。”
这一代搞物理学的中国人真是不容易,有那么多天才级的物理学者,却受制于国内落后的条件。搞基础研究,得到国外;搞应用研究富国强兵,又根本没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