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结婚了。(2 / 2)
介绍完毕,再简单地走个过场,唐华和周璇相对鞠躬。
“唐华前几天特地问我,结婚证在哪领?”周副主席站起来说,“这可把我难住了。我们的第一部婚姻法还在起草阶段,没有结婚证可发嘛。但是现在北平政府沿用的以前民国的结婚证,唐华又不要。所以我只好委托谢觉哉,谢老,麻烦他手写了两张结婚证明。”
谢老也站起来,拿出两张写有“结婚证”字样的红色硬纸,字是谢老的手迹。谢老走到台上,将手写版结婚证交到唐华和周璇手里。
“谢谢谢老。”唐华说。
“两位新人,手捧结婚证站好——”叶TING扶着他的宝贝莱卡喊道,“谢老您站中间,唐华、周璇你们在两边。笑一笑。”
咔嚓。
叶军长今天是兼职摄影师,到现在胶卷都已经换了三四次了,比正牌摄影师拍得还多。
“主席、总司令、刘副主席、董老、徐老……好久不见,”唐华和周璇走到一号桌前,“聂司令员您好,久仰大名。徐司令员您好,久仰大名……哎,主席的酒杯有没有换成饮料?”
主席抽烟不喝酒,周总理喝酒不抽烟。
“噢,这是水。”主席耿直的说。
唐华笑着点点头,碰杯。
“李叔,蔡叔……谭叔,你好,后辈第一次得见,荣幸。”
谭叔谭坪山,也是创建民革的元老之一,而且在政协的预备会上,已经内定为政务院的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了。
“你谭叔四个月前就来到了北平,参加政协筹备会议很多次了。”李叔说,“唐华你回来得晚,不过政协的正式会议,你也不要拘谨,一定多为国家献计献策……”
谭叔其实一开始并不是果民党的人。他参加过五四运动,1920年在老家组织广州GC主义小组,是1921年“一大”时的全国57个初代党员之一。1927年还差点参加南昌起义——部队都开始向南昌集中了,张国焘突然反对发动起义。谭叔就生气地骂:“mdzz,张国焘这人得杀掉。”张国焘向第三国际告了一状,然后谭叔就被开除了。问题是张国焘真的是zz,后来还叛变了。所以到1944年,周副主席在会上就公开说,把谭叔开除是非常欠妥当的。因为有这层关系,谭叔一直和我党之间长期相互信任,经常合作,这也是会在政协推举他为四大实职主任之一的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的主要原因。
谭叔和我党关系好、信任度高,所以在政务院担任关键职位。和我党关系好、信任度高的?还有我还有。民革的另外一个全村人的希望,不就是唐华吗……要是比民盟在政务院的高级职位还多一个,那就比较强了。
嗯,这也算是民革的一个小小的私心。
……这想法也挺正常,可以理解。
第三桌。
这回是田汉先和周璇打招呼了。
“祝贺你,周璇,”田汉说,“在上海时那种悲愁、忧伤、易受伤害、心事重重的气质,现在都看不到了。现在的你充满着积极向上的活力。”
“你就是金嗓子周璇吗?”丁玲走过来,端详着周璇。转过头又看看唐华,“你就是唐华?”
丁玲和上海娱乐圈的交集真的不多,在国统区时是左联的笔杆子,然后被果党关押拘禁,营救出来后1936年就去了延安。
“是……丁阿姨你好,不对,是丁姐,你好。”唐华突然发现失言,“拜读过您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对土改工作的描绘,让我想到了一部史诗……”
四人聊着音乐文学,唐华却不住地转头看同在第三桌的那个闷头吃菜的老哥。
老钱,清华物理系的钱教授,你等会啊,等会侃完文学我们再好好聊……
开聊文学话题就止不住了,唐华、矛盾、丁玲,郭沫若郭老也凑了过来。
“唐华,你的歌词,噢,我说的是那几首国语歌,不是粤语歌,都是最典型的新诗,即使去掉旋律,仍然是朗朗上口的。我打算在下一期收录到新诗刊里头去。”
“这真是谬赞了,郭老您的《凤凰涅磐》、《女神》是新诗几乎无法超越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