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可找到你了,达瓦里希(二)(2 / 2)
“卢加科夫同志下午才到延安,就急着今天要见小唐,”主席说,“苏联同志也要来听唐华讲课,这有点少见哟。”
唐华抿嘴笑笑。“我的杂志上发表了一些美国最新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文章,这些情报可能苏联没有掌握或者没有确证。这在情报工作中其实挺正常,有时候就是机缘巧合或者所在的位置合适,就能获得最重要的情报。当然,帮助苏联同志也是我们的义务,所以今晚我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卢加科夫同志,不如我们还是从XP-86开始说起?”
翻译传话,卢加科夫立即回道:“115设计局的同志说,你的情报很有用。XP-86这个项目我们已知道其存在,但一直未了解它的技术细节和参数。你是从何处获得这些情报的?”
唐华:“我也很早就获得了XP-86这个项目存在的信息,是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吧,做到这一点确实不难。至于最关键的信息——XP-86的概略图,则是我无意中通过一个同学家拿到的。”
“哦?你同学的父母是美国陆军航空队的军官?”
“不,”唐华说,“我这位同学的父亲是一家漫画公司的高级编辑,叫什么来着?国家联合出版公司,哦不,刚刚已经改名叫Detectiveics漫画公司了。这个公司出版的漫画杂志,除了画些超人啊,蝙蝠侠这种连载好几年的奇形怪状的东西之外,也有一些单行短篇故事,其中有不少是军事背景的科幻漫画。所以我同学的父亲就经常私下找军工集团的高工,问他们要一些正在研制的武器的概念图纸,拿到这些图纸之后,交给DC漫画的画师——当然不是照抄,而是吸取这些武器的特征元素,细节处修修改改,设计漫画里的科幻武器。我就是这样,让同学拿了他父亲获得的XP-86概念图来给我看,从中了解到了这种战斗机的细节。”
“(%^%*)……”卢加科夫听完翻译之后就冒出一句带着叹息语气的话。“竟然是从最意想不到的地方获得这样的机密。”翻译说。
唐华笑道:“我知道,贵方的情报体系也是很大、很完善的,但总有一些疏漏之处,可能你们的情报搜集专注于一些军事机构和科学机构,而忽略了一些小的渠道。而我恰好就呆在了合适的位置,所以就拿到了这个资料。”
“这个项目的情报……我还真没动用关系网,”唐华说,“它的情报我几乎全部通过报纸、广播和学校的图书馆,当然,还有我自己之前所掌握的知识。广岛原子弹的毁伤能力,这是1945年9月美国就公布了的。曼哈顿工程……我确实粗浅了解到了一些大概的情况。45年10月我记得杜鲁门又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他当副总统的时候都不知道曼哈顿工程,等罗斯福死了他扶正才知道有原子弹,吓了一大跳。——这是他瞎吹的。曼哈顿工程虽然是高度绝密,但并不是没有任何工程之外的无关人士知道。不但杜鲁门,美国军方高层也知道这个计划的存在,只是不知道原子弹的具体性能和研制进度表。更夸张的是,西雅图有一家公司,为参与曼哈顿工程的分系统研制的部门提供技术服务,这家公司都知道曼哈顿工程的存在。不仅如此,1945年7月底,当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后,这家公司竟然在报纸上买了半个版面的广告,首先祝贺曼哈顿工程获得“巨大胜利”,然后吹嘘本公司技术实力强大……”
卢加科夫问,唐华答,前两期是文章唐华自己写的,当然心里有数,个个问题对答如流毫无破绽。
“卢加科夫同志,”刘副主席插话道,“小唐不仅对美国的军事技术情报很有研究,国内的战争形势,尤其是果党的战略部署,他也很了解,现在小唐也在为我们做事。”
“是的,我了解。唐华得到了你们很高的信任,这是值得高兴的事。但是……”翻译说,“卢加科夫表示,他还要将唐华的讲义中的一些关键之处,用电报发回国内,我们等莫斯科的回电传来的时候再讨论这个事。”
“那么曼哈顿工程和原子弹的情报呢?”卢加科夫接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