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空中勇士(2 / 2)
我国适合在茂县这种高海拔地区使用的直升机只有在上个世纪进口的20余架民用版黑鹰直升机,而在灾区并没有任何可以提供直升机飞行的水文气象资料的途径。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入会极为危险的。
我刚刚说的那位牺牲的解放军大校飞行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不幸!”
众人都感叹得点点头,表示了理解。
“我老乡告诉我,从地形上看,茂县的周围全都是接近5000米的高山,要想空降,就必须从5000米的高空跳下去。但这样的高度是平常训练高度的几倍,再加上茂县险峻的地形和湍急和河流。一旦在空降过程中,出现失误,那么他们的生命安全就无法得到保证。”
“哇哦!5000米,这么高!”
三位女性都发出一声惊呼,把几位男士还吓了一跳,看着杨骁扭过来的脸,相里李立刻恢复镇定自若的模样,
“怎么,不高吗?!你站在那里,还不得,哈!”她马上感觉不合时宜,立刻收口被呛到,干咳了两声。
“相里,你还别说,杨骁还真到过那个高度,不是坐飞机,是高空跳伞!”
众人于是又非常好奇的看向了默默把玩着打火机杨骁。
“我靠!我们怎么都不知道你还会跳伞呢?!”
“铁军,我还会跳楼,你信不信?!”
看着两人又开始斗嘴,马小云低下头轻轻笑了一下。
“说说,快说说什么感觉?!”
这也是其余众人想要了解的,杨骁看了看马小云,她的目光中也是一片怂恿的意思。
“嗯!那是在国外学得,类似于军民结合方式的学校,都是带着装备以便切实体验军队的实战感受,包括两个月的高空跳伞训练。
有几次就像老詹说的那样,环境比较类似,非常恶劣,从4000米高空跳出来,很冷,我们都戴着头盔、眼镜、手套、围脖、护脸。因为装备沉重,每秒下落速度大概在40-60米,相对风非常强劲,我经常看到眼镜在气流下出现细线一样的长毛,开伞瞬间就会消失.......
雨天是被禁止跳伞的,因为会被雷击,有时天在下小雨,云层有很多细碎的裂缝或小洞,我们管它叫窗口,训练就是通过窗口从空中跳到地面,进到云里瞬间光线变暗,身体会感觉湿冷,接着就是噼里啪啦的响,水珠打在脸上感觉很疼。有云层的情况下,是看不到地面的,我们需要按照胸口上的GPS和罗盘指示操作降落方向.......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问题,经常发生事故,我有一次就遇到了打不开伞的情况......最后还是使用的紧急备用伞.。”
众人都连连惊叹,看着杨骁的眼神也有些不同。
“当然,我们跳伞当时还是主要以安全为重,跳伞前准备好了目的地气象资料,规划好地面标识,空中或地面有对于的指挥引导,而且地面平整,空域干净,空中没有杂流。
不像老詹的老乡他们已经接近实战,万万不能相提并论的!老詹你还是继续说吧!”
老詹赞许得点点头,又点起一根烟。
“最后上级经过一番思考,带队的李大校决定采用翼伞进行降落,就是将圆伞换成翼伞的长方形,这种伞形不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但是我老乡讲,这种跳伞方式有一个最为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不容易操控,茂县如此复杂的地形,也就意味着采用翼伞降落,危险系数和难度将会大大增加。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李大校就向飞机上的100名战士们问道:“你们谁有跳翼伞的经验?”
刚刚说完,便有22名战士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报告,我有!”
“好,这次你们就跟着一块执行任务。”
随即,李大校将队伍进行了调整,便趁着暴雨减弱的机会,再次带着22名战士来到了茂县的上空。
这22名战士改编成了3个小组,由前面前两个小组的14名成员担任主力,其余的几人则是做替补。
此次任务是需要和外界取得联系,因此通信兵和对空指挥兵成为了首要条件。而我老乡就是通信兵,他就成为其中一员。
5月14日的上午,下了几天的大暴雨终于停了下来。运输机抵达茂县上空,将近5000米高空依旧是云层密布,盘旋数次即将再次无功而返时,在云层之间,突然出现了一道极窄的狭缝,李大校回身就对队员们大声喊道:“同志们,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灾情就是命令,灾区的老百姓在期盼着我们,跟着我!”然后跃出机舱,身后14名队员分成两组先后跳下,每组都有两个引导兵和两个通讯兵,如果第一组出现重大伤亡,第二组跟上,确保足够的人手完成任务。”
“我老乡告诉我,就在门打开的一瞬间,凌冽的寒风扑面而来,就像是刀子一样。因为没有地面引导,只能在到距离地面3500米的高度再开伞,所以他在降落伞没有打开的情况下,自由落体了1000多米。
而且高空缺氧,会导致脑部供氧量不足,刺骨的寒风,身边一闪即逝的环境,需要保持精神高度集中,达到3000米开伞高度后,他的主伞发生故障无法打开,只得打开备份伞完成伞降。”
“后来他说,此时此刻,地面上没有任何的参照物,对于他们来说就等同于高空盲跳,谁也不知道危险会在那一刻降临。
后来落地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受了伤,李大校撞在树上大腿被树枝刺穿,有人撞到石头上了当场休克,有人掉进水沟里,有人挂在树上!
可他们却无暇顾及这些,落地之后便立刻投入到了救援工作当中。
他们背着通讯工具,在第一时间就和政府以及救援队取得了联系,并对这里的情况做了详细的汇报。
而救援队伍在了解了茂县的具体情况后,立刻指挥前往灾区。”
“是解放军,是人民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我们有救了!”茂县的群众在看到老乡这只救援队伍的身影后,哭着喊出了这句话。”
”解放军的到来,让灾区的群众看到了希望。”
老詹说到这里时,眼神中的自豪与责任感让他整个人都散发出一种莫名的气质。
“后来,我老乡他们在李大校的带领下,空降震中后的7个昼夜里,他们翻越了4座海拔3000多米高的山峰,徒步220公里,在7个乡、55个村庄侦察灾情,上报重要灾情30多批次。此外,他们还在茂县、汶川沿途开辟机降场6个,引导机降、空投20多架次。其中,在汶川开辟的首个机降场,为震中地区输送了大量救援物资;在茂县牟托村开设的空投、机降点,解决了附近至少10万灾民和伤病员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