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忽悠(2 / 2)
为了报救命之恩,才会以身犯险吗?
郝玉成怔了怔,唏嘘道,“好在老天有眼,大人不仅平安回来,还为花城增加了几千人口,立下大功。”
见苏惟生的说辞与詹景云的相差无几,郝玉成就觉得他应该没有说谎。
总不可能是早早就晓得那山里有人吧?他才来花城多久?
这次又是头一回去观山县,连观山县令詹景云都不知道的事,苏惟生又不是神仙,还能事先就算到了不成?
只是这样一想,郝玉成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怎么这人的运气就这么逆天呢?好像真是冥冥之中有神明眷顾一样。
苏惟生敏锐地察觉到了他话里的酸味,万分痛快地笑了笑,“人是本官发现的没错,郝大人你也未必无功。”
郝玉成一愣,“这话怎么说?”
苏惟生道,“这么多人入籍可不是件小事,后续的事情还多得很呢,本官又没有三头六臂,一个人也完不成啊!”
郝玉成立即反应过来,“下官必定全力协助苏大人!”
安置夷人同样是功啊!到时候整个花城的官员都能得赏!
苏惟生成功忽悠完三个人,才埋头处理起积累了近一个月的公务,裕族的未来他并不担心——
如果黎映连东苗西苗都收拾不了,也别说什么让族人出人头地的话了,趁早找个男人嫁了吧。
如此过了半个月,黎映便在接任族长之位后,带着一百族人去了城南浣花路修缮房屋。
苏惟生和滇池王相继给朝廷上了奏表,他既要操心周氏的身孕,又要忙着安置裕族人,办理户籍、划分田地、安抚东苗西苗,以及其他族人数量比较少的夷人,一时忙得分身乏术。
而远在京城的熙和帝,看着大伙为此争论不休大半天,不知怎的又转到了立太子上头,只好草草宣布退朝。
回到御书房,他看着折子半天久久不语,最后发出一声长叹。
“你说朕是不是做错了?这苏惟生,不光是个良才,还极有运道!上任不过半年多,就凭一己之力让花城的粮食产量增长了近一半,开民智的法子别出心裁,先前提出的新政也卓有成效。这一次,不过是一时念旧探望一个小小的县令,竟又阴差阳错地发现了隐居山中的几千夷人!”
冯公公扫了一眼熙和帝大病一场之后疲态尽显的脸庞,垂下眼眸,
“小苏大人……似乎一向有运道。”
熙和帝自言自语,“难道他真是天降的祥瑞?”
冯公公暗暗摇头,天降祥瑞又如何?如今箭在弦上,还能换个人选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