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案子(2 / 2)
他的脑子已经乱成一团,个个都有问题,敌国探子、暗处敌人、身家性命、花城公务,桩桩件件加在一起让他烦不胜烦,
“去他娘的,天塌下来有高个的顶着,关小爷屁事!”
然而第二天睡醒,他还得继续往城外更远的村子跑。
苏惟生腹诽,我这是啥劳碌命哟!
解决完花城汉人土地堆肥的事,苏惟生正想歇息两天再去见见花城的南夷土司,说服他们使用自己的法子——观望了这么久,汉人的肥料都撒到地里了,夷人总不可能再怀疑堆肥的效果吧?
可这天他忙完公务回到后院,屁股还没坐热,府衙外的鸣冤鼓就被敲响。
伴随着咚咚咚的鼓声,十数人迈着杂乱的脚步朝府衙大堂而来。
苏惟生认命地抄起官袍往外走去。
这段时间任通判不授意下头的人给他使绊子了——关键是,苏惟生的名声越来越好,滇池王府摆明了支持的态度,导致任通判说话不太管用了。
这人也有意思,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当起了甩手掌柜,称病好些天,啥事儿也不肯管了。
所以,升堂这种事还是得由苏惟生自己来。
当然,苏惟生也不乐意让那家伙插手判案就是了。
邵师爷提醒道,“大人,听前头这动静,不像小事啊!”
苏惟生点头表示明白,在靠近公堂时,刻意放慢脚步,沉着脸走进公堂落座,看着下头乱哄哄的人群,使劲拍了一下惊堂木,
“堂下何人?”
他放眼一看,就发现宽敞的公堂上挤了不下三拨人,其中两拨看服饰都是苗人,虽站在一起,彼此之间的气氛却并不融洽,反而透着股剑拔弩张的意味。
苏惟生有些惊讶,花城境内已入籍的南夷人虽不少,却要么龟缩在城南郊外,要么住在半山腰的寨子里。
因各族皆有主事人,上头还有两名土司,出了事多是内部协商,协商不了就动武。
久而久之滇池王懒得管,南夷人也甚少闹来府衙,更别提击鸣冤鼓了。
另一拨是姚知事和几个衙役,他们不断试图维持秩序又一次次被挡开,还不敢还手,大有慢慢缩到角落放任对方的趋势。
眼见苏惟生发问,姚知事如蒙大赦,躬身行了一礼,“启禀大人!苗人丢了位姑娘,遍寻不着,特来府衙请您主持公道!下官阻拦不及……”
苏惟生抬了抬手,“可怜天下父母心!女儿失踪了,做父母的心急如焚无可厚非,一时顾不上礼仪规矩也算情有可原。”
给了姚知事一个台阶,他自己也借坡下驴,将苗人冲撞府衙的事一笔带过。
苏惟生直视堂上头饰最华丽的一男一女,命他们报上姓名,将实情一一道来。
他不慌不乱,眼神平静,两边又多了不少手持杀威棒、杀气凛然的衙役,姚知事和先前那几名衙役顿时底气大涨,连拉带劝地将两拨苗人分开。
然后所有衙役侍立两侧,将杀威棒齐齐点地,低喝“威武”,补齐了开堂前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