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突然(1 / 2)
承旨阁跟后院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同,只是面对的同僚多了一点,面圣的机会多了一点而已。
七月朝中动荡,钱侍读借机活动到吏部做了清吏司郎中,对,就是潘士连原来那个位置。
所以翰林院侍读才会空出一位,让苏惟生捡了个漏。
眼下他圣眷正隆,又有个老资格的何学士在,也没什么人跟他为难,所以进了承旨阁,他过得也算顺利。
说来,这次接待使臣的差使圆满结束,除了苏惟生,还有不少人得了封赏。
单秋绥被封为正六品承信校尉,去了禁军前锋营任前锋校,估摸着是想让他先历练历练,后续仍旧会被调回宁州水军。
赵怀瑾有“出主意震慑使臣”的功劳,再加上殿试后写的关于刑律的折子得到刑部和大理寺大多数官员的认同,调去了大理寺做从六品司直。
其职责是奉命出使到地方复审疑难案件,对于本寺的疑难案件,也有评议之权。
其余如张嘉树、何轩等人也或多或少得了赏,虽未因庶吉士尚未散馆没有升官,今年的考评至少也会得个上等,对明年散馆考试后的分派有极大的好处。
只是苏惟生在承旨阁平静的日子还没过上几天,就又被宣到了宫里。
苏惟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外放到滇池?”
“不错,”熙和帝颔首,眼底怒气转瞬即逝,“你可愿意?”
苏惟生心道,你话都说出来了,我要说不愿意,你还能叫我不去不成?
“请皇上容臣想一想,”苏惟生陷入沉思,前几日熙和帝升他的品级,明显是有放在身边重用的意思,怎的会突然决定让他外放?难道是有人进了谗言?
不,不对,熙和帝对他态度并没有变化,这一点他看得出来,那么,就是有别的用意了?
滇池么,蜮族隐居之地就在滇池,先前他答应过黎映,会想法子促成蜮族族人下山之事,让他们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所以眼下去滇池,倒也不是不可以。
只是不把背后原因搞清楚,他实在不敢放心啊!
苏惟生试探着道,“臣是陛下的臣子,既然陛下有意,臣自当遵从。只是陛下为何突然……”
“朕原本想着,你年纪还小,多在翰林院历练历练,过几年成家立业之后再外放也不迟。届时选个肥缺做一阵子,资历有了,调任回京也能当些大任。可是如今……”
熙和帝叹了口气,“是朕考虑不周,这次给你的封赏太过,恐会招人嫉妒。上次你因金郎中之事开罪常家和潘家,那两个老匹夫怕是不会轻易放过你。”
“朕有心护你,但朝局刚刚稳定,不可再生事端。朕左思右想,为长远计,你还是暂时外放的好。滇池虽偏远了些,滇池王却向朕保证过必会厚待于你,待你立下功劳,朕再调你回京。”
字字句句都是为了苏惟生好,但他半个字也不信,只摆出感激涕零的模样表忠心,
“多谢皇上为臣考虑,皇上对臣一家恩重如山,不管到哪儿,臣效忠的都只有皇上一个!滇池王是皇室之人,臣自然尊敬,只是……”
“滇池王是朕的堂弟,”熙和帝摆手,“朕已将你托付于他,你放心,等你到了滇池,不会有人与你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