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不愿(1 / 2)
他倒不是不想要这门贵人亲戚。
实在是,一旦抛下在博阳府打下的根基、头也不回地进了京,便不得不依附定国公府而活。
到时候许多事情还由得了自己做主么?就连周氏担心的事,也不是没可能发生。
苏惟生想要的是助力,而不是头上多几个祖宗!先前那些话虽是故意吓唬他爹的,却并不是无的放矢。
说白了,苏惟生就是想借定国公府的势,却不想被人握在手里。
而且这借势,也得在关键的时候再借,依附他们生存大可不必——如今又不是六年前刚来那会儿食不果腹的光景!
等他中举之后再进京,才更为名正言顺——即便短期之内无法中进士,有个预备官员的举子身份,明有苏家相助,暗有定国公府为靠,也暂可高枕无忧了!
“爹,您若放心不下太夫人,回头等腿彻底痊愈,亲自进京见一见她也无不可!”
嗯,顺便联络联络感情,不能就这么被人遗忘了。说到底太夫人重视的是苏正德这个亲侄子,他们这些子女么,都是顺带的。
“也只能这样了……”对于找了自己这么多年的老人,苏正德还是有些挂念的。
苏惟生眸中一闪,其实若做得再绝一点,完全可以让苏正德就顶着这双残腿同夏义柏二人进京。届时只怕太夫人会更加心生怜惜,连带着他们这些子女,也一定会更受疼惜。
只是如今他早已把苏正德当成自己的亲爹,万事还是要以他爹的身体为重,不能再如此算计。
若还像前世那般,为讨主子的喜欢无所不用其极,那今生的他,与从前又有何区别?
“此事,我去与世子说吧!”夏义柏是个性情豪爽的武人,此次南陵之行明显是以世子夏礼青为主,这一点,他自然看得出来。
待苏惟生说完,夏礼青上上下下打量他一番,面露赞赏,“我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能想到此节。”
帝王的态度么,他在御前好几年,当然也看得明白。熙和帝对于太夫人大张旗鼓寻人之事的确有些不满。正如苏惟生所想,因太夫人是女子,又有大长公主和太后的情分在,圣上不好计较罢了。
“既然如此,国公与世子为何还要接我爹进京?”
“自然是为了祖母。她老人家半生坎坷,这些年就这么一个心愿,作为儿孙又如何忍心阻止?今上乃先帝一手带大,父子情深,于先帝名声有损之事无异于陛下的逆鳞。但陛下性情温和,比之铁血强硬的太祖和先帝,完全是另一个极端。所以即便你们以淳于家后人的名义进京,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苏惟生心道:是没有性命之忧,人家既然父子情深,在熙和帝有生之年,他自己,乃至整个苏家的臣子,都别想得到重用。
他已经听出来夏礼青话中深意,“所以你其实也不赞同我们此时入京?尤其是,不能顶着淳于家后人的名头入京!”
所以那什么淳于家的宅子产业,也不可能在明面上给自家,最多以定国公府的名义拨给他们等量的财物。
如此一来,在外人眼里,他们一家也就完全成了依附定国公府生存的远亲,若稍有违抗,就是忘恩负义!
夏礼青并不否认,“表弟如此聪慧,自然明白怎样才是对你们最好。”
苏惟生略一思忖,“令尊与二表伯父无异议,定国公府其他旁支想必反对之声不小。”
夏礼青目光悠远,“祖母与父亲不在意,我却不能让他们被族人埋怨。表弟应该明白,若真惹得夏家族中不满,对你们而言也并非幸事。”其他族人或许没有府里势大,但要捏死一小小的秀才之家,亦是轻而易举。
当年淳于家获罪,族中便有人提出将祖母休弃或者让她“病逝”,以保全夏家上下。只是祖父宁死也不肯,又有宁国大长公主的威势,那些人只好作罢。
这些年祖母一力寻回娘家侄子,触怒圣上,有祖父的救驾之功在前,他们这一支是没什么,旁系族人却挨了不少训斥,早已惹得族中怨声载道。
也正是因此,五年前,包括这一次,他才会主动请缨。来前他早已打算好,若是淳于家的后人不识相……只是没想到,这位表叔父子俩都是聪明人,既如此,他也不介意摊开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