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新罗百济高句丽,都到我碗里来!(1 / 2)
接下来的时间,李治仿佛是忘了废后之事一般,再没有贸然提起。
除了长孙无忌之外,其他如柳奭之流,都松了口气。
殊不知是李治在暗地搜集证据,准备将皇后一系连根拔起。
而在此时,朝廷又开始议论兴兵之事。
战事不在大唐,而在与山东隔海相望的半岛之上。
新罗国王金春秋新立不久,高句丽趁机联合百济、靺鞨侵犯新罗北境,接连占据三十三座城池。
半岛三国中,新罗实力最弱,又夹在高句丽和百济中间,只能选择亲近大唐。真德女王时,就开始奉大唐为正朔,年年朝贡,官员着大唐官服,甚至在国内,都行永徽年号。
因此这次一遭遇侵略,新罗第一时间就派人来大唐求援。
“九郎准备派兵帮助新罗?”
萧筱听完了事情始末,她对这些高丽棒子可没什么好感,打成一锅粥才好呢。
“那个新罗王金春秋,就如此无能吗?非得我们大唐将士劳师远征?”
李治笑说:“这位金春秋,可不算是个无能之辈,他原是新罗重臣,多年把持朝政,可是新罗第一个以真骨身份继承王位的人。”
“真骨?”萧筱满头问号,“什么意思?”
李治解释道:“整个新罗国上层是由三姓六部把持,为了保持血统纯正,以别婚姻,便创立了十分严苛的骨品制度。
三姓王族为金、朴、昔,是第一等的圣骨,拥有继承王位的资格。其他贵族则被分为真骨、六头品、五头品、四头品等四个等级 ,不同骨品之间不能通婚。”
萧筱听明白了,这不就是新罗版的种姓制度吗?
“那这金春秋既非圣骨,他是怎么上位的?”
“自善德和真德姐妹俩死后,圣骨便已彻底断绝,没了继承人,只能从次一等的真骨中选。本来推举的也不是金春秋,只他在国内势力太大,无人敢与之相争。三辞三让之下,他才承了新罗王位。”
三辞三让?又是这种恶俗的政治戏码!
萧筱记得,就在李治在位期间,在大唐军队的数次相助下,新罗灭掉了高句丽和百济,终结了朝鲜半岛数百年的“三国”时代。
“这位新罗王倒是精明,靠着兴大唐衣冠,用大唐年号,就把咱们大唐和新罗弄成了联盟。明明是他们三国内乱,却把咱们请去拉偏架,真是打得一副好算盘。”
李治其实也有自己的算盘。
“新罗如今以大唐诸侯国自居,眼看战火就快烧到都城了,总不能眼看着它亡国,否则也有损我大唐颜面。更何况,北边的高句丽素来桀骜不驯,控制着半岛往中原的咽喉位置,若能联合新罗,一举灭了高句丽,便能直接控制半岛北部。”
高句丽,是西汉时由扶余人建立的,其实应算是中国边疆部族,不仅占了半岛北部,还包括了东北的大片土地,是三国之中战力最强,民风最为彪悍的。
自隋朝起,隋炀帝就曾三征高句丽,最后都大败而归,还闹得辽东民不聊生,国内处处揭竿而起。
唐太宗也曾对高句丽两度用兵,虽攻克了十几座城池,大大削弱了其实力,也未能将其灭国。
是以,李治的想法,是要趁着三国内乱之时,扶弱抗强,先除了这个心腹大患再说。
“怕就怕新罗人也是口蜜腹剑之徒,忘恩负义之辈,等高句丽和百济全都灭亡之后,他们就该得寸进尺,妄图染指整个半岛了。”
历史上不就是如此吗?大唐灭了高句丽,在半岛北边建立了安东都护府,可等唐朝内乱之时,就是新罗在背后捅刀子,趁机鲸吞蚕食,统一了整个朝鲜半岛。
萧筱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能灭了高句丽和百济,为何不干脆把新罗一块吞并呢?
她把这想法一说,李治都颇为惊异。将她捉到膝上,揉着脸道:
“我的淑妃娘娘倒是好大志向,竟想一口气灭了三国?就怕这三国遗民不服管教,会屡屡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