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陛下翅膀硬了(2 / 2)
李治的旨意传到睦州,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一致拥护。
“陛下不仅处置了那些个贪官,还免了咱们三年赋税?”
“正是,这皇榜上写得清清楚楚。还有,除了贼首之外,陛下赦免了许多叛军部属,服役三年便可免死。”
“太好了。我家有个乡下亲戚,家中大郎就被忽悠进去了,一家人正要死要活,我赶紧去通知他们一声。”
关在大牢中的陈硕真,不久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看着眼前的匕首、毒药和白绫,她释然一笑,本以为不是凌迟就是斩首,不想最后还能落个全尸,据说,这都是当今天子发了善心。
她当初之所以举事,就是觉得朝廷和官场已经腐烂不堪,必须推翻它才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现在想来自己的确太天真,也太无知了。
若能重活一世,她希望能脱胎到一个父母双全的殷实人家,最好在长安,听说那里的女子能去考女学,日后还能科举做官,靠自己的本事造福百姓。
多好啊!
在处置完睦州叛乱后,李治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科举改革之中。
按照萧筱的建议,他将一年一度的科举改成了三年一次,改革后的“新科举”将会在永徽六年举行;
其次,正式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即州试、会试和殿试。同时,大力缩减科举科目,从原来的五十多科减少至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主要科目;
最后,他正式下诏,州县一级政府必须开办官学,各地蒙童只要能通过童生试,便可入读州学、县学。顺利毕业后,哪怕无人举荐,亦可去考州试。
这几条改革措施,是萧筱参考了宋、明两代的科举制度总结出来,李治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良。
陛下这一套组合拳,打得文武百官都有些懵。
武将们还好,李治暂时按下了武举这个提议,没有动他们盘子里的奶酪。
至于文官们,在太尉府开了好几次会,他们也明白这些措施将会产生的影响,却找不到有效应对的办法。
兴教育、办官学,让陛下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他们若是反对,便是站在天下读书人的对立面。好在还有两年时间,只能静观其变。
长孙无忌面沉似水,眼里一片冰凉:如今的陛下,真是翅膀硬了。
在这样风风火火的气氛中,永徽五年便悄无声息地到了。
当李治在前朝热火朝天进行改革时,后宫里的萧筱遇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娘娘,自从去年正月停了药,到现在已是一整年了。您还没有消息……要不要,让太医令看看?”
海棠说这话时,也是小心翼翼。她是担心娘娘之前服用避子药伤了身子,想要看看太医,好好调理一下。
萧筱其实已经给自己把过脉,她的身子还算康健,并没有什么问题。
她默然片刻,还是摇摇头,“不必了,可能是缘分未到吧。”